【战疫时期的平凡故事】大疫面前的“善良”

在当前这场抗击新冠疫情战疫中,许多的人冲在一线,为防控工作做出了贡献。但也有许多人在后面默默地关心抗疫工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的精神,同样都让人感动。

【战疫时期的平凡故事】大疫面前的“善良”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8-27 13:59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08-27 13:5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当前这场抗击新冠疫情战疫中,许多的人冲在一线,为防控工作做出了贡献。但也有许多人在后面默默地关心抗疫工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的精神,同样都让人感动。

张善亮就是这样一位在背后默默关心疫情防控的人。

他的微信名叫“善良”,与他张善亮的名字同谐音。他的名字是奶奶起的,他少年时父母相继去世,与奶奶相依为命。奶奶希望他将来做人处世要仁慈善良,堂堂亮亮地做个男子汉。

中等身材,举止儒雅,见人带着一脸微笑,行事总是谦让有礼。他15岁随叔叔从浙江来光泽谋生,当过兵,在过企业,后来下岗开店,办物业公司,他现在是本地红锦物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光泽县浙江商会会长,光泽县政协委员、杭川镇人大代表。他今年57岁,几十年的人生一直秉承着做人善良的本性,做了许多好事不为人知。

今年初,武汉爆发新型冠状感染病毒肺炎,向全国蔓延。光泽大年初一也出现一例确诊病人和多例疑似病人,以及数十例县需要集中医学观察的对象。一时间,全县上下行动起来,严格防控,全力以赴地打好光泽疫情阻击战。

这期间,张善亮每天通过电视、报纸等了解疫情情况,看到各地出现疫情严重,不断地造成人死亡,他很痛心。严重的疫情,触发了他内心善良的本性。他热爱光泽这第二故乡,不希望光泽也会发生严重的疫情。他看到全县各级上下许多人紧急行动起来,日夜战斗在在一线防控,付出了很大的辛劳。特别是地处城区的杭川镇,城区是人员集中的地方,防疫任务很重。镇领导和工作人员以及社区的同志都没日没夜地在城区各街巷、路口、小区一线抓防控,经常吃饭睡觉都不能保证。他看了很心疼,也很敬佩。他在心里不断地问自己,我一个普通人,能为这次防疫做些什么呢?

他是光泽县政协委员,又是杭川镇人大代表,这是社会职务,也是社会责任。从1月下旬开始,他就对自己物业管理的小区宣传,让住户了解新冠防疫知识,提高新冠防疫的本能。接着他又组织人员进行小区环境消杀,对重点的五六百户住家进行摸底排查,了解有没有湖北武汉和外地回来的人,进行防疫登记。挨家上门口通知和劝导小区居民在家,做好自己的居家防疫。在小区门口对出入人员车辆,做好防护告知工作。

接着,他向统战部、工商联、红十字会等部门,了解捐款的有关事宜。2月初,他个人捐出1万元给县慈善总会,请求用于全县的防控工作。接着他通过浙江光泽商会发出倡议,号召会员同仁踊跃为抗疫工作捐款。作为会长他自己又带头捐了2000元,副会长、秘书长、理事等也纷纷带头捐款。短短的几天,就带动了44位光泽浙江籍会员捐款31100元。

2月5日,他和商会的同志将浙江商会捐款的2.6万元捐给县慈善总会,请求其中1万元用于全县防控工作,1.6万元钱捐给城区杭川镇,用于购买食品用品慰问在一线防控的工作人员。偏远的司前乡长庭村,这次防疫对象多,防控工作责任重,于是他和商会同志一起将捐款的5000元,通过乡里捐给该村的防疫工作使用。2月13日,他在统战部领导的带领下,和浙江商会秘书长刘群英、支部书记沃小平一起捐出2000多元钱,购买了的快熟面、雨伞等食品和用品,亲自前去慰问在一线的三凤社区和坪山社区在一线防控的工作人员。

然而仅仅做了这些还远远不够,应当为抗疫情做更多的事情。他作为政协委员和镇人大代表,社会责任所系,民众希望所托。他还注意观察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一些情况,如一些物价,小巷的消杀,居民防疫知识淡薄,个人防护不够,外出聚会等问题,收集一些民众的反映,准备写些建议和提案,通过县政协和镇人大向有关部门反映,提供给工作上的参考和完善,为全县的疫情防控工作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尽一点义务,发挥一点力所能及的作用。

这就是张善亮,今年抗击新冠疫情中的“善良”。大疫无情人有情,他在大疫面前展现一种仁爱。他说,自己很普通,所做的只是防疫中的普通小事,比起那些在一线日夜奋战做防控工作的医务人员、干部群众,他差得很远。但是在这场全民抗击疫情面前没有局外人,健康防疫关系到每个人,不管什么人,无论能力大小,都应当参予。自己是一个普通人,也是一个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在这场抗击新冠疫情当中,做些能够做的事情,都是应该的。他认为善良应该是人的本性,自己多做些慈善的事,多做些对社会有益的事,对得起自己的名字,就很安心。

(王建成)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