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故事绘】蒙城县许疃镇:农村电商,指引脱贫新方向

王玉皖是许疃镇赵集村村民,因父亲患肺癌花去了一大笔钱,加上他自己脊椎变形也无法干重活,生活压力很大,他们家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我身体不能负重,只能干点轻活,以前外出打工主要是在食堂或者是饭店给人家切菜、配菜,一个月能挣两三千元。 王玉皖说。

【扶贫故事绘】蒙城县许疃镇:农村电商,指引脱贫新方向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8-27 09:15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08-27 09:1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王玉皖是许疃镇赵集村村民,因父亲患肺癌花去了一大笔钱,加上他自己脊椎变形也无法干重活,生活压力很大,他们家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我身体不能负重,只能干点轻活,以前外出打工主要是在食堂或者是饭店给人家切菜、配菜,一个月能挣两三千元。 王玉皖说。

去年,许疃镇组织开展了电商培训活动,村干部动员王玉皖也去学习,想在老家工作以便照顾孩子的他欣然前往。 “刚开始其实心里没底,我只上到初中毕业,平时也没接触过电脑,咋管开网店呢?” 王玉皖说,听了培训人员的介绍,他发现开网店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去年11月,王玉皖来到许疃筑梦电商小镇,王玉皖和其他人合伙通过众筹的方式筹集了一部分资金,购买了十几万斤的红薯在网上销售。不过,在运输过程中,部分红薯发生了霉变。王玉皖虽然卖出去了一万多斤,收入两万多元,但去掉成本和损耗,最后剩下的净利润只有两千多元。   

正在打理自己网店的贫困户 王玉皖

看着没有销售出去即将腐烂的一万多斤红薯,王玉皖灵机一动, 用这些红薯来育苗 。今年春季,这些红薯苗卖了三万多元,去掉成本,还剩下一万多元。 红薯苗在我们这里都是论斤卖,一把只能卖几元钱,但在网上是论株卖,一株价格最高的时候卖到了两毛五,全国各地都有买的。 王玉皖说,让他感到可惜的是,有个大客户想一下子买20万株,可他没有这么多货,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生意黄了。所以,他留下了那位大客户的联系方式,今年他准备扩大育苗规模。

以前哪想到卖东西能这么方便!更没想到,我一个贫困户也开起了网店。 王玉皖笑着说,他们家现在已经脱贫,而且随着开网店的经验越来越多,农产品的销售渠道逐渐拓宽,他对未来也充满了信心。

农村电商模式摆脱了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等对农产品销售的束缚,架起了偏远地区地区农产品进入城市市场的“桥梁”,目前许疃电商小镇已初具规模,入驻企业28家,不仅为当地农民就业找到了新出路,还带动28户贫困户实现脱贫增收。

许疃电商 正在直播卖货

农村电商,为贫困户脱贫指引了新的方向。

(毕海峰)

【责任编辑: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