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8月25日电(记者 武晓慧)八月的武汉,距离“解封”已经过去四个月,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的同时,这座城市在重启中渐渐复苏。
在武汉长江大桥下,从傍晚到深夜,江边都有熙熙攘攘的人流,或是纳凉,或是唱歌跳舞;在地标性建筑江汉关大楼前,一对又一对拍摄婚纱照的情侣留下足迹和记忆;清晨的热干面店门口排起长队,不仅有本地熟客还有许多外地游人;而在著名的吉庆民俗街上,大排档宵夜和民间艺人表演的结合充满烟火气,这样热闹的氛围一直持续至深夜。
自8月8日起,湖北省A级旅游景区对全国疫情低风险地区游客免门票预约开放,将持续至2020年年底,这一“新政”带动旅游市场加快复苏。在黄鹤楼景区,大量游客排长队通过预约通道参观,这一武汉地标性建筑6月1日起恢复常态开放,目前日接待量已恢复为最大承载量的50%,为2.5万人次。截至8月16日,9天时间,湖北各大景区累计接待游客326.2万人次。
“我们武汉现在是最安全的。”这是在武汉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今年5月至6月,武汉市对900多万名居民进行了全民核酸检测。这是一座有着深刻“新冠记忆”的城市:尽管华南海鲜市场仍然封闭,楼上的眼镜批发城已经恢复开放,一位商户介绍,复工门店可以享受减免四个月房租的政策,而部分原华南海鲜市场商户已在武汉另一农贸市场复工;曾作为“武昌方舱医院”的洪山体育馆,也逐渐恢复其原本功能,开始招收暑期游泳班学员。
新冠肺炎康复者也在慢慢回归正常生活。在武汉东湖风景区,曾收治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的康复者——61岁的潘兰珍今年第一次来这里看荷花,她目前身体恢复良好,刚从湖北神农架林区旅游回来。在武汉协和医院,门诊和急诊大厅恢复了疫情前的忙碌状态,既是医生也是新冠肺炎康复者的急诊科主任张劲农介绍,他接触的几百名新冠肺炎康复患者,绝大部分身体状况都恢复得很好。
张劲农医生同时提到,目前外防输入是工作重点之一,“现在还不能说是后疫情时期,只能说是疫情得到了阶段性控制,不能麻痹大意。”曾任江汉方舱总护士长的武汉协和医院妇产科总护士长王培红介绍,疫情严重的时期,孕产妇和陪护均需进行核酸、抗体、CT三项检测,目前随着疫情的控制,最后一项检测已经不再需要,陪护人员也由限制一名增至两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患者更加理解配合防疫举措了。”
(武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