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古镇旧貌依存 古镇旅游焕发新机

中山古镇旧貌依存 古镇旅游焕发新机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8-25 14:0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山镇是江津区委、区政府重点打造的全区旅游发展核心区域之一。境内有享誉全国的“十大经典爱情故事”的爱情天梯,有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四面山少林寺,其中最为闻名的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最具有民族特色的民居建筑群古镇老街。

图为中山古镇全景

中山古镇原名龙洞场,是西南地区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商业老街,原长1586米,现长1132米,可考历史达869年。老街沿笋溪河岸而建,采用吊脚楼设计街面采用骑廊式过街楼建筑,整条老街雨不湿鞋、日不怕晒、冬暖夏凉。

古镇坚持“随坏随修”,307间店铺均保持着古镇最初的古朴风格,以木质结构为主的古镇特色建筑记录下了历史在此处行过的足迹。2019年完工的古镇老街临河面旅游风貌整治和灯饰工程极大提升了古镇旅游品位、突出了地域文化特色。

至今,古镇仍保留着老茶馆、老酒馆、老药房、老槽房、剃头铺、打铁铺、针绣坊等传统作坊,“九龄堂”、“官钱铺”、“古镇人家”、“长指甲”等百年老店名扬四海。以石板糍粑、烟熏豆腐、高粱咂酒为代表的“中山三绝”令人赞不绝口,划花船、道琴、“打盆”、打连枪、印染、打更、打铁等民俗“七十二行”传承至今。

图为中山古镇街景

已连续举办十五届的古镇传统民俗“千米长宴”最早源于宋朝,是古镇居民为款待在节日不能回家的古镇的商贩、游人、挑夫、力汉而设。2005年,在当地居民的联名倡议下,在春节前夕举办了首届中山古镇“千米长宴”。除了古老的敬神、祭祖、祈福等传统仪式,同时还表演川剧坐唱、舞龙、舞狮、送财神、打盆传菜绝技等活动,气氛热烈,场面壮观。2018年开始,中山镇尝试探索江津古镇品牌国际化发展新路,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同年举办的第十三届“千米长宴”,与意大利马尔凯·格拉达拉镇合作,以“丝路结缘‘意’见‘中’情”为主题举行系列活动。2020年,携手泰国芭提雅景区,成功举办第十五届中山古镇“千米长宴”民俗文化节。经过连续十五届的举办,“千米长宴”已经成为中山文旅的标志性品牌,活动质量和品牌营销不断走向成熟,影响力不断扩大。

据了解,2019年全年中山镇累计接待游客115.3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49亿元,同比增长14.7%、20%。

(文中图片由江津市文化旅游委授权使用)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