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报道:声网实时互动技术助力重庆急救中心实现远程视频急救

2020-08-06 13:5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突发意外,拨打120急救电话之后,救护车赶到之前的这段时间被称作是急救“黑障区”。传统的急救系统中,救护车、现场热心人士和医院的工作模式为单线程串行施救模式,即急救系统的救护车在到达现场后才可对患者进行施救,因此在急救“黑障区”的现场自救、互救尤为重要。

近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报道称,“重庆市急救中心推出视频120,远程指导呼救者进行现场自救,度过‘黑障区’。“

https://uploader.shimo.im/f/C3RD07wgbKnpBtRq.png!thumbnail

《新闻直播间》报道称,一位远在30公里外的市民意外跌倒,腿上流血不止。重庆市120调度指挥中心接到求救电话,指挥中心在派救护车的同时会发一条短信到求救人的手机上,点击短信链接,病人或者病人家属立刻就会与医生连接视频通话,医生远程指导进行紧急处理。

报道中提到的重庆急救中心远程视频急救功能,背后就是由实时互动云服务商声网Agora提供的实时音视频互动技术支持。在医疗领域,声网的视频通话SDK已经应用到视频急救、远程医疗、医学教学、电子处方等多个救助指导和医疗服务的场景中。

https://uploader.shimo.im/f/0FyvDCLy8iehxOz8.png!thumbnail

据了解,2018年12月,重庆急视救视频120救援云平台和急视救app正式上线运行。在声网实时互动技术的支撑下,重庆急视救app通过与急视救视频120救援云可实现:

1、为患者争取宝贵的黄金抢救时间。平台双向实时视频通话,可将有效的急救指导提前到从拨打120报警开始,通过视频快速判断病情,并通过“面对面”的指导现场人员进行自救互救。

2、实现急救与院内诊疗的无缝连接。救护车医生在出发时可进入视频房间,提前了解现场病人伤情,准备对应药品等前往现场;医院可实时查看救护车位置和状态,同时救护车上人员和医院可随时双向提醒进入视频,救护车上的手持B超、心电监护仪的可实时动态共享给医院;医院根据救护车定位、视频查看的情况、医疗设备信息情况可提前进准备;如果情况危急,医院还可拉入本院专家进行多方视频会诊。

3、提升医患沟通效率,对于急救医护人员来说,通过视频可快速判断现场病情、人数及性别,缩短了80%的沟通时间。

4、覆盖聋哑人急救。以前聋哑人无法使用电话进行120报警,视频120系统设置了手语解说和字幕功能,首次解决了自电话120启用的30多年来聋人无法120报警的问题,目前重庆已有20000多聋哑人注册视频120急救系统。

关于声网Agora

成立于2013年的声网Agora是实时互动云行业开创者,是全球领先的专业服务商。开发者只需简单调用API,即可在应用内构建多种实时音视频互动场景。

声网SDK已经赋能社交直播、在线教育、游戏电竞、IoT、AR/VR、金融、保险、医疗、企业协作等10余行业,共计100多种场景。仅在2020年3月,声网Agora通过10,000多个活跃应用程序为100多个国家的终端用户提供超过400亿分钟的实时互动。

声网的实时互动技术服务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当地提供技术和运营支持。使用声网服务的企业包括小米、陌陌、斗鱼、新东方、晓黑板、The Meet Group、Bunch、Kumu等遍布全球的巨头、独角兽及创业企业。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