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希望于中美两国美好未来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8-06 17:0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在唐纳德·特朗普政府的领导下,中美关系持续恶化。在日前最新的挑衅行动中,美国国务院要求中国关闭驻得克萨斯州休斯顿领事馆,并且要求中国的外交官在72小时内离开美国。此后三天,中国下令关闭美国驻成都领事馆。最新的事态发展标志着两国关系自1979年建交以来降至最低点。

我仍清楚地记得1979年中美刚刚建交时的情景。实际上,我是中美建交后最早一批赴华学习汉语的美国学生中的一员。1981年,当我抵达天津南开大学时,那里的生活方式、教育氛围、街道建筑和饮食文化对我来说都十分陌生。

彼时的中国是一块物资稀缺的土地。从大米和其他主食再到自行车都有配额。在那里,我们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比如学会习惯喝白开水,再比如在天津街头迷路后讲着美国口音的汉语找到回学校的路。

以使命感建立联系

彼时的我们心中所想唯有学习。作为一个班集体,我们所有人都怀揣着一种使命感,我们知道自己是开辟中美关系更明媚未来的先行者,无论我们毕业后从事研究、教学、生意还是外交,我们都将与中国打交道。在学校里,我们所学到的一切都将有益于在中美之间建立卓有成效的关系。

我们这些美国学生和我们的中国同学都非常热切,每分每秒都想了解对方,互相学习。中国的同学们给我们介绍什么是饺子、什么是包子。他们教我们端着饭碗喝啤酒。我们也邀请他们参加聚会、一起跳舞,这对当时的他们来讲颇为新奇。尽管我们只是在夏天炎热的周六晚上吃着西瓜跳着舞,但这一切都极为有趣。我们彼此谈论着天津的课程和纽约的俚语。当时的我们是如此纯真,却又真实。

在39年前的这个时候,南开大学篮球队向我们外国学生发起了比赛的挑战。他们认为我们非常擅长打篮球,只因我们是美国人。实际上,我们没有人擅长在后院车库门外的比赛,所以在一开始我们输得很惨。这之后,南开大学的团队开始有意放慢速度,让我们有机会得分,这样我们就不会丢脸了。虽然最后他们赢得了比赛,但是我们之间更为亲近了。

希望让世界更美好

在那个年代,我们只想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我们每个人都相信,通过不断理解中美两国和中美文化,我们可以或多或少为这一进程做出贡献。

我的父母都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我父亲曾在太平洋前线的岛屿间作战。我们谁也不想重回那个战争年代。冷战的情景还鲜活在我们的脑海中。然而我们每一个美国交换生和中国同学都坚信,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能够成为和平与友谊的催化剂。

到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开始往返于北京和香港,最初作为一名年轻的法律实习生,然后作为一名年轻的律师。那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年代。实验性的自由市场经济在中国迅速兴起。当时有一种叫做“自我责任制”的东西。年轻的艺术家们以一种以前的人们想象不到的方式实践他们头脑中的想法。

中国最早的一批摇滚乐队出现了。世界上最大的麦当劳在北京饭店对面的王府井大街拐角处开业。似乎一切都在发生变化,过去的阻碍正在逐渐消失。

在90年代,中国变化得更多、更快了。中国在企业,金融,保险和住房等领域开始了前所未有的、超乎想象的改革。外国投资纷纷涌入中国。老北京饭店逐渐成为了过去的影子。中国大饭店和精美的东方广场开始成为新的焦点。似乎世界上每家公司都要来中国开展业务。那是“咆哮的90年代”——充满了乐观,机会和希望。

寄希望于美好未来

2001年,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比尔·克林顿政府期间进行了激烈的谈判)之后,北京又赢得了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竞标,看起来当时中国正在加入这个大俱乐部。当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耀眼的北京五星级酒店开幕时,我们感到自己正在融入一个透明的、多边的全球化世界。

今天,在2020年的夏天,所有这些似乎都在瓦解。中国驻休斯敦领事馆是中美建交后第一个开放的领事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它也是第一个被下令关闭的。这一事件的影响远超其象征意义。

中美两国可能正处于外交关系最冰点的阶段。我希望我能和当时南开的同学们再次坐在一起。39年前,我和与我一起学习中文的同学们在7月炎热的夜晚顶着帐篷学习,当时只有电风扇为我们的宿舍带来清凉。我认为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都不想看到中国和美国陷入新的冷战。

我们现在亟需这样的思维模式,而不是当今华盛顿盛行的好战思想。我们应该重建中美关系,少花一些钱在军备上,多留一些钱用在医疗健康和环境保护上。

世界仍有机遇希望

如果当时我们美国交换生和中国学生互相交流学习的这份精神能延续到今日,那么中美两国可以在高新科技、太空探索、食品生产、绿色能源、全球货币政策、环境保护和全球化的医疗体系中更密切地合作。这些都是巨大的且充满正能量的商业机会,人们应该在这些领域推进技术,而非像现在的Facebook、Twitter一样煽动仇恨和愤怒。

大约40年前,我们这群年轻的充满理想的外国学生来到中国,当时没有手机和互联网,更不用说社交媒体了。但是我们所有人都有一个梦想,我们都希望帮助中美关系走向更明媚的未来,创造一个充满希望和机遇的世界,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并且把它传递给我们的子子孙孙。

40年过去了,我们仍然把这份希望铭记于心。

注:本文作者龙安志先生是‘喜马拉雅共识’的创始人和中国与全球化智库高级学者。以上观点并不代表《中国日报》。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