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笑起来真好看】重庆巫山县:高质量产业脱贫 “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在多产业的带动下,2018年8月,巫山县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14%,正式退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你笑起来真好看】重庆巫山县:高质量产业脱贫 “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8-05 09:00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0-08-05 09:0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网8月5日电(许聃) 巫山县位于重庆市东部,处三峡库区腹心,素有“渝东北门户”之称。得天独厚的风景,同时也曾是巫山县经济发展的掣肘,山地面积占全县面积的96%,全县有1.2万人生活在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寒边远山区,土地贫瘠,生产落后。2014年,巫山县被列入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识别贫困村120个,贫困户24632户89665人,贫困发生率13.7%。

巫山县守好山水,用好山水,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发展旅游,培植产业,引导群众耕耘好巫山这一方水土。在多产业的带动下,2018年8月,巫山县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14%,正式退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卤蛋西施”搭上旅游快车

龚克艳(重庆市巫山县融媒体新闻中心供图)

2008年,龚克艳结束在深圳的务工,回到老家巫山县建平乡建平村。因为家里的房子紧邻省道,龚克艳和丈夫一起在路边做起了给过路车辆加水的生意,每年的收入约有1万元。

随着巫山县旅游业的发展,龚克艳经营思路的转变,增加了小吃店,一些自驾游客也成了小吃店的座上宾。

2019年,龚克艳夫妇在与老房子一街之隔的地方修起了一栋小楼,经营了11年的“卤蛋西施”小吃店变成了“艳姐农家乐”,店面扩建到200多平方米,餐桌也由从前的8张增加到12张。还新增了民宿经营等业务,吸纳村里的留守妇女、贫困户就业。目前店里的8名员工都是附近村民,每月2500元的工资加免费用餐,在家门口就能上班赚钱。

自强不息战贫困,自力更生奔小康。如今,“卤蛋西施”已成为了当地自力更生、致富奔小康的一个缩影。龚克艳带领着村民,大踏步走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幸福路上。

像龚克艳这样搭上县里“旅游快车”的人还有很多,巫山县打造的大景区概念辐射全县17个乡镇,占到全县总数的六成以上,带动三分之一以上的贫困村和贫困户脱贫摘帽,让绝大多数群众吃上“旅游饭”。

葡萄架下的“幸福果”

刘敬春(重庆市巫山县融媒体新闻中心供图)

2010年,重庆市巫山县双龙镇安静村村民刘敬春的第一个儿子出生,原本以为随着孩子的到来,会让这个家庭的生活更加幸福,但却没想到孩子被告知患有先天性唇裂,就在东奔西走为儿子凑齐手术费做完手术的时候,一年以后,刘敬春本人又患上了腰椎结核,并因治病欠债20余万元,瞬间让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一下陷入了困境。

“当时孩子这样子,再加上自己腰椎这样子,在床上躺了半年多,自己又爬不起来,又欠账,那时候几乎陷入绝望的状态。”8月4日,在“你笑起来真好看——决战脱贫攻坚看西部”线上云采访时,刘敬春说。

2013年国家的帮扶政策为刘敬春带来了这束光芒,将其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并享受大病医疗救助政策。

国家政策好,还是要靠自己的双手,2017年在身体逐渐好转的前提下以及双龙镇产业政策的号召下,刘敬春申请了小额扶贫贷款,将邻村一个管理不善面积110亩的葡萄园盘了过来,刘敬春深知葡萄需要三分种,七分管,比如绑枝这个环节,如果不把枝条固定好,它就会任意生长,对来年的枝条就不好管理,对葡萄的生长就有影响,影响葡萄的质量。

在刘敬春的精心护理下,2019年,刘敬春的110亩葡萄开始全部进入丰产期,年产量达到2万斤,刘敬春赚的盆满钵满,并且在村第一书记的大力推广下,刘敬春的葡萄在重庆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现如今,刘敬春的身体已经基本痊愈,两个孩子也正在上小学。随着收入的增加,刘敬春不仅摘了“贫困帽”,还主动申请退出低保,谈起以后的生活,刘敬春也是十分有信心,他表示,今年,预计葡萄的产量将达到3万斤,产值实现20万元。

种植大户的致富“金果”

聂章华 重庆市巫山县融媒体新闻中心供图

这几年,得益于脱贫攻坚惠民政策,聂章华现在种植了400亩‘巫山脆李’不仅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还带领村民脱贫增收。

原本是一片荒废的石榴树林,聂章华将其流转过来,发展成脆李。“本以为挖出的石榴树只能当柴烧,没想到,政府帮忙联系到买家,这让我们多了笔收入。”

“能长出石榴树的土地也适宜脆李生长。”抱着这样的想法,2019年底,聂章华向银行申请到5万元扶贫免息贷款,再凑上自己所有的积蓄,他将果林流转了过来。挖树、整地、栽种脆李……聂章华带动当地贫困村民一起干起来。

事实上,在此之前,聂章华一家就发展了400余亩脆李,儿子聂海作为村里培养的技术骨干,在管护好自家脆李园的同时,还为村里其他贫困户提供技术帮扶。2019年,脆李亩产达3000多斤,他实现纯收入十余万元,成为村里种植脆李大户示范。

“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不仅要体现在当前能脱贫,更要注重长远能致富。巫山脆李要走得长远,要想办法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真正实现产业振兴。”巫山县扶贫办主任朱钦万称。

勤劳的双手耕耘出明媚的未来。目前,巫山县实现了“全县有主导产业,乡镇有骨干产业,村村有特色产业,户户有增收产业”的局面,有劳动能力、有土地等生产资料的贫困户扶贫产业覆盖率达到100%。

(许聃)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