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启动“绿洲项目”探索降低乙肝肝癌发生率

来源:新华网
2020-07-28 17:5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北京7月28日电(记者温竞华)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主办的“中国降低乙肝患者肝癌发生率研究(绿洲)工程项目”日前在京启动,将观察研究全国99家医院2万名慢性乙肝患者的5年肝癌发病率,优化乙肝抗病毒治疗的临床治疗路径,探索降低我国乙肝肝癌发生率。

当前,乙肝抗病毒药物广泛应用,核苷类药物可降低乙肝相关肝癌的发生率,但不能完全阻止肝癌的发生。临床实践表明,干扰素能够进一步降低乙肝相关肝癌的发生。为了切实降低慢性乙肝引起的肝癌发生率和死亡率,优化抗病毒治疗方案仍需通过大样本的真实世界研究来明确。

“绿洲项目”执行委员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介绍,项目在全国筛选了99家项目医院,计划三年内入组慢性乙肝患者2万名,其中长效干扰素治疗组和核苷类似物治疗组各1万名。建立长期的抗病毒治疗数据库,对5年内的肝癌发病率进行科学研究,探索中国干扰素抗病毒治疗降低肝癌临床技术规范,为优化慢性乙肝治疗方案提供高质量的循证医学依据。

“不同的治疗方案发生肝癌的概率会有什么不同?干扰素是在什么环节降低肝癌发生率?到底能发挥多大作用?项目通过长程治疗、长期观察和不间断随访获得治疗数据,可以在真实世界研究中得到对上述问题的一些回答,弥补传统临床试验的局限。”张文宏说。

国家卫健委印发的《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9年版)》显示,原发性肝癌是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病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据估算,我国85%的肝癌患者具有乙肝病毒感染的背景,每年约有33万人死于乙肝或丙肝感染导致的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