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鼓励”就能做好“鼓励式教育”吗?新东方在线李老师有话说

2020-07-27 16:0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前不久,在综艺节目《青春环游记》中,杨迪因为父母对他的鼓励式教育,在亲友联欢会上对父母下跪,让在场的人感动不已。“鼓励式教育”到底有多重要也因此成为了热搜话题,引发网友讨论。

杨迪在节目中对父母深情地说:“你们从来没有阻碍我,让我追逐我自己想做的所有事情,而且从来都是鼓励式的教育,让我觉得我真的很优秀。我不管干什么,我妈都说好、棒,然后我就越发地往我想做的事情去干,他们从来没有说过我一句不是。”在娱乐圈摸爬滚打多年的杨迪,能够在大众面前表示已经完成自己的梦想,让所有人看到了他的坚定和内心的强大,这与父母一路以来的支持与鼓励是分不开的。

在“鼓励式教育”的话题讨论区,我们也同样看到部分家长发出以下疑问:“明明都是积极地鼓励教育,为什么越是鼓励,孩子却更加叛逆呢?”、“鼓励式教育究竟应该如何去做呢?”对此,新东方在线家庭教育李老师为家长们分享了一些想法。

鼓励式教育的确有用,但家长们要看到其中的利弊。“鼓励式教育法”是一种在宽松、和谐、愉快的气氛中,帮助孩子以自信、自强、进取的态度去完成学习或生活任务的教育方法。比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犯错误的时候,家长不责怪,不打骂,而是从其他好的方面进行鼓励,从而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这样的教育方式有利于帮助孩子塑造良好的性格,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也能让孩子得到积极正确的导向,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从而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能够积极地面对学习和生活,有更多的快乐和自由,有较好的人际交往交流能力和处事态度。

新东方在线李老师指出,过度的鼓励式教育也会带来问题。鼓励式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相对单一,孩子容易产生厌倦心理,积极作用不容易凸显,导致孩子对父母的赞许和鼓励没有过多的反应。其次,不符合客观实际的赞许和鼓励,会成为盲目的夸奖,容易让孩子产生错觉,造成过度自信甚至自大,无法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些会对孩子的个人发展、处事方式及人际交往造成不利影响。

“鼓励式教育”绝不仅是鼓励,家长需要结合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教育。在生活和学习中很多家长的赞扬总是脱口而出和不假思索的,因为许多家长把这样的一句话奉为圭臬: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新东方在线刘老师提醒各位家长:孩子的成长有着一定的时间规律,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需要应对孩子出现的不同问题,因此教育方法也要因时而异,适当地调整,掌握鼓励式和严厉式的“度”。

  家长在进行“鼓励式教育”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发自内心的鼓励。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被认可,孩子尤其喜欢被表扬。但是你的赞美一定要是真诚的,是对他的行为、努力或者自身价值,发自肺腑的欣赏和认同,而不是仅仅是一个表演。否则即使你的初衷是美好的,结果也只能是适得其反。

二、时刻关注孩子。父母在平时要多加关注孩子的日常,用小本子记录孩子的成长状况,记录孩子的优点和缺点,通过鼓励式教育来引导发扬孩子的长处,去弥补孩子自己的缺点。

新东方在线李老师表示,教育的本身从来不是简单的鼓励或是约束,而是父母和孩子双向的沟通、交流、相互成长的过程,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也要学习和成长,孩子都是看着父母的变化来认知这个世界。教育的度,需要慢慢地度量,不能操之过急。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