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蒲双敬老院养护中心。孙若男 摄
中国日报网7月25日电(记者 孙若男 赵欣莹 辛闻)医养结合、集中供养、兜底脱贫,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的创新模式,有效解决了失能、半失能特困供养群体的健康养老问题,同时做到了让贫困户帮助贫困户,让残疾人帮助残疾人。
图为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蒲双敬老院。孙若男 摄
失能五保户吴兴胜,早年因在建筑工地不小心摔落,身受重伤,最终导致高位截瘫。2017年,生活不能自理的他被接到新成立的汉阴县蒲双敬老院,一切的生活起居都由护理人员精心照料。吴兴胜告诉记者,之前生活非常艰难,母亲因精神失常被接到安宁医院接受治疗,没有人能在身边照顾他,吃饭都成了问题,有时三天才吃上一顿饭,衣服一个月才能洗一次。吴兴胜说,来到敬老院后,自己的情况得到极大改善,吃穿住都有了保障,大病小病都能及时看。
吴兴胜称,有了护理人员的照料,自己身上的褥疮也好多了,如今面对他人不再自卑,自己感到很幸福,生活也有尊严。他告诉记者,蒲双敬老院的生活很好,入院三年多他的体重也由135斤涨到将近170斤。
图为失能五保户吴兴胜和母亲,目前二人都在蒲双敬老院。 孙若男 摄
每天早上6点,吴兴胜和护理人员同时起床,护理人员会给他打好洗脸水。洗漱过后,护理人员把他扶到轮椅上推到院子里。他可以自由地在院子里活动,偶尔他还会跟其他人打扑克,或是自己看电视。
最令吴兴胜感到高兴的,莫过于自己的母亲于今年7月也来到养老院,分离多年的母子终于得以团聚,“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以及县民政局的帮助,解决了我下半生的后顾之忧。”
失能与半失能兜底五保户一直是困扰基层兜底脱贫的难题。为此,汉阴县扎实推荐“医养结合”工作,以蒲双敬老院为依托,与镇卫生院联合成立失能群体供养养护中心,把全镇及毗邻乡镇所有42名失能、半失能五保兜底户集中供养,配备了17名护理人员,采取两班倒的方式,饮食起居24小时全程照顾护理,不能吃饭的喂饭、不能上厕所的协助,切实解决“有人监管”问题。镇卫生院在养护中心配备心电监护仪、吸氧、牵引床、针灸理疗等医疗设备,2名职业医护人员长期驻院并坚持每日早上按时查房,定期体检,有病及时治疗,并为每人建立健康档案。
图为护理人员搀扶半失能五保户在养老院内散步。孙若男 摄
通过多年运营,汉阴县蒲双敬老院养护中心实现了以“贫”助“贫”,“残”助“残”,“医”助“养”。养护中心配备的17名护理人员中,包括12名贫困户和5名残疾人。通过一段时间的护理知识培训,他们上岗成为护理员,经济收入有显著提高,人均月增收2000元以上。
不同于传统养老机构医护功能缺失,蒲双敬老院通过养护中心将医疗阵地关口前移、医疗服务无缝对接,让医疗资源合理利用,入住的老人充分享受到医疗、护理、养老、康复融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提升特困失能、半失能人员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编辑:富文佳 党超峰)
#加油奔小康# #奔跑吧康康#【陕西汉阴县探索“医养结合”兜底扶贫 失能五保户:幸福生活有尊严】失能与半失能兜底五保户一直是困扰基层兜底脱贫的难题。为此,陕西省安康市汉阴县扎实推荐“医养结合”工作,以蒲双敬老院为依托,与镇卫生院联合成立失能群体供养养护中心,把全镇及毗邻乡镇所有42名失能、半失能五保兜底户集中供养。经过多年运营,蒲双敬老院实现了以“贫”助“贫”,以“残”助“残”,以“医”助“养”。
2017年,高位截瘫、生活不能自理的失能五保户吴兴胜被接到新成立的汉阴县蒲双敬老院,一切的生活起居都由护理人员精心照料。吴兴胜告诉记者,之前生活非常艰难,母亲因精神失常被接到安宁医院接受治疗,没有人能在身边照顾他,吃饭都成问题,有时三天才吃上一顿饭,衣服一个月才能洗一次。吴兴胜说,来到敬老院后,自己的情况得到极大改善,吃穿住都有了保障,大病小病都能及时看。
吴兴胜称,有了护理人员的照料,自己身上的褥疮也好多了,如今面对他人不再自卑,自己感到很幸福,生活也有尊严。他告诉记者,蒲双敬老院的生活很好,入院三年多他的体重也由135斤涨到将近170斤。
最令吴兴胜感到高兴的,莫过于自己的母亲于今年7月也来到养老院,分离多年的母子终于得以团聚,“感谢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以及县民政局的帮助,解决了我下半生的后顾之忧。”
(孙若男 赵欣莹 辛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