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7月16日电(记者孙瑞生 刘玉坤) “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笔下的金针就是现在风靡全国的大同黄花。
时值七月,山西大同如期迎来今年的黄花菜采摘季。连片的黄花地中,随处可见农户忙碌的身影。如今,当地“小黄花”种出农户脱贫致富的“大产业”,成为中国塞北田间的“致富花”。
黄花,又名忘忧草,俗称金针菜,集食用、药用、观赏、生态价值为一体,与蘑菇、木耳并称为“素食三珍”。在山西大同,种植黄花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中国四大主产区之一,被称为“黄花之乡”。
在大同宜民公司旗下的云萱公司黄花烘干加工车间,5条全自动生产线已全部开机,在高达120度的烘干生产线上,“新采摘的黄花,经过智能机器人挑选、蒸汽蒸熟、两次烘干,最后完成,过程仅需两个半小时,每条生产线一次可加工黄花20吨。”工作人员介绍,在不远处的冻干车间,两条生产线也正加足马力,半个多小时就可加工120吨鲜菜。每到黄花采摘季,公司可以吸纳300多名农村劳动力,每人每天一百多元,两三个月下来,是一笔不菲的收入。
黄花产业深加工经过多年发展,冻干、冰鲜、烘干等工艺日臻成熟。目前,大同全市黄花种植面积达到26万亩,产业链加工延伸产品达30多款,年产值达9亿元,带动1500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孙瑞生 刘玉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