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警惕"吃播"变味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20-07-13 06:5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看了7月11号贵报评论《健康很贵,不要浪费》一文,在为沈阳30岁“吃播”博主王先生的突然离世感到惋惜的同时,也觉着“吃播”已经成为了一种模式,催生了畸形的“吃播”文化。

暴饮暴食的危害人尽皆知,但在“吃播”领域,却是收割流量的一大利器。原因很简单,如果不能吃出点新花样,粉丝为什么要围观打赏?为了求关注,“吃播”纷纷吃人们所不敢吃、不能吃、吃不到、吃不完……由此不免给身体造成严重伤害。副作用不必多言,他们的体重与血压可能比粉丝增长更迅速。

一些走偏的“吃播”异军突起,很难说得清是悲剧还是喜剧。与各种食材一同被挥霍浪费的,还有表演者的身体与底线,而这些无疑是人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尽管如此,这种买卖却依然是难以持续的,当一个“吃播”不足以满足猎奇的心理,势必会有新的“吃播”取而代之。

毫无节制的饕餮,不讲卫生的猎奇,不仅毫无美感可言,还是一种浪费。吃好吃的食物,本应是一种人生享受,如果总是想以低俗、离谱等方式扯眼球,那无疑是本末倒置,甚至会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而围观者也要戒除不负责任的“投喂”,才能共同净化网络空间。尊重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守护彼此的道德底线与社会责任,才是这个时代应有的理性。

按理说,饮食应该依据自然与科学规律,长期暴饮暴食对身体有百害而无一利。一些“吃播”明明知道这样对身体不好,但在流量与收益的诱惑下,还是铤而走险,最终葬送了自己的身体健康。

到了还原“吃播”文化本来面目的时候了。最早的“吃播”崇尚健康饮食,与广大网友分享饮食的快乐,但在流量的诱惑下,“吃播”文化逐渐变了味。我们希望,更多“吃播”能分享健康饮食的生活习惯,一边“吃”一边介绍饮食文化与养生知识,这样的“吃播”才能“红”得长久。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