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固原贫困户王璞摘“帽”记

宁夏固原贫困户王璞摘“帽”记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0-06-19 10:5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就剩一只羊了,马上剪完,剪完走屋里。”“没事,慢慢来,剪完了咱们再商量。”

6月17日,原州区三营镇甘沟村第一书记王政来到建档立卡贫困户王璞家商量购置羊羔的事宜时,王璞两口子正在羊棚里剪羊毛。

养羊让王璞摘掉穷“帽”

“前院这个羊棚是以前盖的,只有86平方米,后院是政府扶持盖的,有240平方米。羊棚大了,羊也增加到了100只,离小康的日子不远了。”王璞指着后院的羊棚,一句接一句地说个不停。

相比过去,王璞感到现在的日子特别幸福,因为他家终于摘掉了“穷帽子”。

2015年,通过村民选、村委定,王璞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前,一家6口人挤在土坯房里,年收入不到1万元,18亩地一年到头也没个好收成,大家都觉得我家这辈子都不会有啥变化了。”王璞说。由于收入来源单一,只能勉强维持温饱,日子过得紧巴巴。

经过深思熟虑,王璞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2010年,王璞开始尝试养羊。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从最初的几只养到了20只,除了种植玉米外,还种了枸杞、芹菜。当年,芹菜价格高,让他小赚了一笔,还还清了部分外债。

吃苦耐劳的王璞夫妇在种植芹菜中尝到了甜头,来年继续种菜,赚来的钱全部用于养羊,一年下来,羊的数量增加到了30只。“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快,当年羊肉价大跌,损失不小。”王璞回忆道,幸亏草料是自己种的,降低了成本。

即便这样艰难,王璞养的羊总量未减,坚持养了两年,挣了点辛苦钱。

王璞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贷款建了新羊棚,羊只也增加了。

“当时,看着棚里的60只羊,心里美滋滋的,从来没有想过能养这么多羊。”王璞说。那一年是个转折点,有党的好政策,又遇上好年成,羊肉价格涨到每公斤36元,棚里60只羊多卖了5万元,收入增加了,生活也有了奔头。

“挣到钱了,有想法也敢干了,我就想多养些羊。”王璞找到帮扶干部,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太好了,只要有干劲,我们想办法支持你。”帮扶干部的肯定,让王璞看到了希望。

接下来,帮扶干部和王璞从产业结构、家庭情况着手,一起理思路、定规划,脱贫之路逐渐清晰:扩建羊棚,增加规模,种植玉米、芹菜,多读书学习,加强养殖和防疫知识积累。

缺钱咋办?3万元的精准扶贫贷款立马到账;不会防疫咋办?技术人员上门服务,手把手地教。一个个难题得到解决,一项项政策逐一落实。

于是,参加技能培训、田间地头奔波忙碌……看到王璞的变化,村里人纷纷夸他把羊养出了名堂。“看人家把日子过得风生水起,咱也学习学习。”一句句赞赏、一声声鼓励,让王璞更加坚定了脱贫的信心。

2017年年底,经过镇、县两级验收,王璞家光荣退出贫困户行列。“能够实现脱贫,除了党的好政策和干部帮扶,更重要的是自己要有志气、要奋斗。”王璞道出了脱贫心声。

时间在忙碌中一晃而过,王璞的努力换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2019年,一家人住进了自建的新房,羊存栏从原来的60只发展到100只,年收入从原来的1万元增加到现在的10万元。

谈及未来的生活,王璞心中满是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现在一切喜人的变化,都是党的扶贫政策好,没有好政策和扶贫干部的帮扶,哪有今天的好日子。”王璞信心满满,今年要继续加油干,养更多的羊,和大伙一起奔小康。

(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 胡冬梅 摄影 马玉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