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九连冠”泉州扎实推动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0-06-12 12:07
2020-06-12 12:0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形势下,双拥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退役军人及双拥工作。2016年7月以来,泉州以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为新的起点,全市军民秉承双拥工作的“十项”好传统好经验好做法,主动作答“三个时代命题”,聚焦双拥创模目标,不断开创双拥工作新局面。

笔者从市双拥共建办了解到,今年,泉州正大力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九连冠”。一段时间来,泉州围绕“九连冠”目标要求,对照创建标准,补短板、强弱项、细合作、出亮点,持续提升双拥创模工作推进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使命同担双拥工作持续发展

泉州党政军领导高度重视双拥工作,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稳定社会、富市强兵的一项重要政治工作任务来抓,关心支持部队建设,发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创新双拥工作机制,提高双拥工作水平。

在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当天,泉州着手部署启动争创“九连冠”工作,成立高规格组织体系,形成以市委书记担任组长,市长和驻军部队主要领导担任副组长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军地合署办公制度。

多年来,泉州坚持把双拥工作列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党代会、政府工作报告及军分区党委工作报告,将党管武装、双拥工作列入党政实绩考评,完善例会、现场办公、“军事日”、“经济日”等制度,率先推行“双清单”动态管理制度,认真抓好落实。

在政策保障方面,2016年开始,泉州制定下发《持续开展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工作方案》等30份政策文件,围绕“九连冠”目标,不断深化文化拥军、司法拥军、军民共建、解决军人“三后”问题等,推进泉州双拥工作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

深化国防教育活动促双拥入人心

全面加强国防教育,是提升泉州双拥工作的重要手段和要求。近年来,泉州坚持把国防教育列入各级党政军机关理论学习计划、学校德育教育和党校培训计划,列入宣传、教育、文化、广电等系统以及驻泉部队工作计划,同时成立国防教育讲师团,每年举办大学生国防知识演讲比赛。此外,泉州坚持组织市四套班子领导过“军事日”、部队官兵过“经济日”、举办少年军校、烈士公祭等活动,大大增强全市军民的国防观念和双拥意识。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以来,全市有500多万名学生、企业员工、基层民兵接受国防教育训练;5000多名党政干部参加了封闭式军事训练。

在双拥宣传工作上,泉州不断创新渠道,在权威媒体开设开辟专栏,大力宣传泉州双拥工作做法和亮点,其中“品牌之都——双拥泉州”网络专栏,自2016年开通以来点击量累计达2.8亿人次。此外,去年,泉州配合开展“我的家乡我的舰”主题宣传活动,泉州与泉州舰作为海军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国宣传3个军地单位之一,吸引38家中央、省市媒体集中采访报道,集中刊发稿件136篇,城舰共建的故事深入人心。近年来,泉州还积极开展“最美拥军人物”、“最美军人”、“最美军嫂”评选工作,做好双拥典型培树宣传工作,在社会上取得广泛影响。

特事特办拥军工程成效显著

力推服务军改拥军工程,泉州聚焦军队改革需求,在土地拨划、道路整修、生活设施建设等方面予以支持保障。2016年以来,市县两级支持部队1876个项目建设,完成1536亩军地土地置换,积极探索“拥军交钥匙工程”,援建拥军项目63个。

深入开展科技文化拥军,泉州创新探索“三四五六”拥军工程。紧贴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需求、部队战斗力生成需求、官兵成长需求“三个需求”,打造科技文化拥军项目基地、科技人才培训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军地文化融合教育基地“四个基地”,深化“送科普进军营”、“送讲座进军营”、“送技术进军营”、“送亲情进军营”、“送司法进军营”活动,完善组织领导、现场办公、项目实体建设、专项资金、官兵激励、调研检查“六项制度”。2016年以来,共召开科技文化拥军现场办公138次,市县两级援建304个科技文化拥军项目,主动服务驻军建设发展需求;资助3316名官兵参加学历提升学习,科技成果转化36项,建立各类拥军基地136个,助推驻泉部队人才培养,提高部队战斗力。

在军事行动保障工程方面,泉州率先成立拥军支前保障小组,按照“部队到哪里,拥军支前工作做到哪里”的要求,先后保障实弹演习486场次,远赴云南、甘肃、新疆等地走访慰问36次,购买野外训练需求物资慰问官兵,鼓舞官兵士气,同时,借助昆明、西安等泉州(晋江)商会成立拥军支前服务站,协助赴外演习训练部队做好支前保障工作。

2018年海军“国际军事比赛——2018海上登陆”在泉州举办,泉州大力投入,打造一流赛场,各项保障活动得到各级军政领导肯定,泉州作为福建唯一一个设区市参加东部战区2018年拥军支前工作推进会议并作典型经验发言。(刘洪)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