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红树林面积增至2.9万公顷

来源:新华网
2020-06-08 21:0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记者王立彬、胡璐)在全球红树林持续减少态势下,我国红树林面积增至2.9万公顷,“海岸卫士”呈现生机勃勃的发展趋势。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今年世界海洋日主题是“保护红树林 保护海洋生态”。自然资源部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最新数据显示,通过持续加大红树林资源保护修复力度,全面恢复提升红树林湿地生态功能,20年来我国红树林面积增加7000公顷,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55%的红树林湿地纳入保护范围,远高于世界25%的平均水平。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由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乔木或灌木组成的湿地木本植物群落,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固碳储碳、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海岸卫士”“海洋绿肺”美誉,也是珍稀濒危水禽重要栖息地,鱼、虾、蟹、贝类生长繁殖场所。我国红树植物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浙江等省区。

据悉,全球35%的红树林已经消失,目前还在以每年1%-2%的速度减少。我国红树林面积总体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20世纪50年代,我国红树林面积约5万公顷,在自然和人为因素双重作用下,红树林遭受较大破坏,2000年减少到2.2万公顷。随着各地保护意识加强,保护修复力度加大,2019年我国红树林面积增加到2.9万公顷。

目前我国已建立并不断完善红树林保护国家法律制度体系,出台了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多个与红树林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并全面强化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2018年国务院对围垦占用包括红树林在内的滨海湿地做出严格规定,相关省区制定了地方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出台了省级湿地保护条例,在红树林分布区域建立了52个自然保护地。我国还不断强化科技支撑,开展红树林保护修复科技攻关。我国红树林研究位居世界前列,全球发表红树林学术论文最多的5家机构4家在中国。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