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好屋以爱之名发布“爱好屋”手势,品牌营销再升级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0-05-21 16:16
2020-05-21 16:1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今年5月20日,由于近期514总裁直播事件而备受关注的好屋做了件与众不同的事,以爱之名在线上发布了名为“爱好屋”的手势,并引发了网友大规模的模仿和转发。

究竟这个手势有什么魔力?经与好屋内部人员的沟通得知:这个手势必须由双人合作完成,无形中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同时手势本身也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温暖之中带点俏皮,容易带动网络时代的模仿风潮。而在简单的手势背后,还隐藏着好屋对于品牌的深刻理解:

以房为核心,为美好生活比个心

“爱好屋”的手势上方由双手四指交汇成一个尖顶,就像屋子的房顶。手势下方是两颗用食指和拇指交叉完成的“心”。

自成立以来,好屋一直秉持着“居者有其屋,居者乐好屋”的美好愿景,在布局房产经纪服务平台的业务上,好屋始终以“房”为核心切入点,提供不同类型的房源产品,拓宽房产经纪人的作业范围,满足不同类型购房者的需求。房下的两颗心既贴合了520告白日的爱意氛围,又分别代表了好屋对于客户始终不变的两颗心:真心和耐心。真心提供优质产品,耐心修炼服务内功。

由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不断提升,这意味着人们在居住上不再只是追求住房面积或数量的增加,而是进一步追求对居住生活品质的提高,所以此次好屋将“比心”的概念聚焦于“美好生活”上,未来好屋将联手开发商共同往“品质居住”的方向发力,为房产经纪人和购房者构建更美好的居住生态。

合二为一,就爱一起拼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手势必须由两个人合力完成,强化合作的重要性。定位于房产交易共享经纪服务平台的好屋以其出色的共享基因和开放的态度,不断强化行业插线板的角色,通过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对房产生态中的资源进行整合与精准匹配、通过B2B2C的商业模式链接起了三方人群:b端上游开发商,b端下游房产经纪人和c端购房者。对于开发商,好屋聚全平台渠道,助其去化更高效;对于经纪人,好屋用心研磨产品,助其卖房更顺利;对于购房者,好屋严控房源品质,助其购房更顺心。以共创、共赢、共享的目标,不断提升效率促进行业发展,为社会节约资源、创造价值。

除了发布“爱好屋”的手势,好屋在今年上半年还发布了一系列创新的营销动作:不仅拿出300亿资金助市,引进多位行业大咖和核心技术人才加入,更先后与阿里房产、京东房产达成合作,打通公域和私域流量,进一步强化线上线下联动营销的核心竞争力。据悉,近期由好屋和世茂联手打造的514总裁直播活动,整体微博话题传播量破百万,在淘宝直播上获取20000+精准购房潜客,在行业里也引发了较大关注。

从房地产行业早年间盛行的线下营销模式,到后来的线上营销模式,整个行业逐渐迈入互联网化是有目共睹的,好屋也在房地产+互联网的道路上不断进行着新鲜的尝试,并且屡获成功。

除了近期推出的“好屋直播间”房产经纪推荐会等潮流方式,这次好屋再次创新推出的“爱好屋”手势,也是其先行业一步独创的社交传播新尝试。由线上发起,转入线下蓄热,最终导入线上引爆的社交热点营销。通过一个可爱又简单的手势,拉近人与人的距离,开辟人际社交新途径,唤起人们对于好屋经营理念的记忆度,同时最大程度低使得人们参与其中,最终在社交平台引爆大量模仿和创意作品,形成了一次非常有趣的品牌营销事件。

而在这样的一次品牌营销事件的背后,更多地包含着好屋作为共享经纪平台,对“共创共赢共享”的发展模式的思考。在好屋看来,作为互联网房产平台本身,需要肩负起桥梁、链接的作用,只有更好地发挥平台优势,整合大数据资源并共享到整个房地产行业的各处,帮助整个行业上下游的企业都能更好更块地享受到互联网流量红利,积极促进行业进行数字化转型,才是好屋真正的使命所在。

正如同这个“爱好屋”的手势,它是没有办法一个人完成的,而这个行业也不可能是一场零和游戏,所以坚持链接行业各家企业,链接各项资源信息,让整个行业向好发展提质增效,让每个人都能够住上满意的房子,“居者有其屋,居者乐其屋”,这就是好屋坚持如初的愿景。

无论是在传统的互联网营销领域,还是新兴的直播领域,乃至如今的社交领域,好屋都凭借其专业的态度、创新的思维、不曾改变的初心一再刷新人们对于房地产行业古板生硬的认知,也一次次地创造了行业内的营销神话,2020年下半场,好屋会在新房交易领域有怎样的突破,让我们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