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服务40人论坛近期特别推送“抗疫网上论坛”系列,邀请业界与学界专家就热点话题展开讨论,观点碰撞,思想交锋,开创语言服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在第一期、第二期“应急语言服务”专题推出后,引起更多学界业界专家的关注与兴趣,为“抗疫网上论坛”提供了各自的学术研究与智库观点。本期邀请到十位专家围绕应急语言服务规划、工作机制、能力建设、应急简明汉语研制、语言志愿服务、案例分享、国际经验等话题展开讨论。
一、应急语言服务“暖色调”才能“通心”
陈新仁(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重大突发事件难免会需要应急语言服务。然而,以往对语言服务的关注和研究较少专门、深入讨论突发重大事件背景下的应急语言服务问题。可喜的是,中国语言学家们在本次抗击新冠病毒的过程中越来越认识到应急语言服务的必要性,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主张和措施。
作为应急服务的重要载体之一,语言在重大突发事件应对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可以用来发布重要信息、协调应急人员,还可以用来动员社会力量、促进心理疏通。前者关涉“通事”,后者关乎“通心”。就应急语言服务而言,我们不仅要注重“通事”,而且要强调“通心”,这样才能做到应急不伤害个人尊严,不冲击社会和谐。要做到“通心”,关键在于应急语言服务要带有“暖色调”,表现为服务态度要积极主动、不冷漠,要改变说教管制的服务方式,构建平等的话语交流模式。
李宇明指出,“我国突发事件语言应急能力建设仍是语言文字事业的突出短板,亟待提升”。毋庸置疑,提升应急语言服务者的“通心”能力,是相关能力建设的应有之义。
二、应急语言服务的常态工作机制
徐欣路(北京语言大学语言政策与标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语言规划学研究》副主编)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应急语言服务正式推出了1.0版。这既是疫情“倒逼”的结果,也是中国语言学界和企业界长期做好基础性工作的结果。这次应急语言服务,从实践上讲,语言学介入了社会急需,展现了语言和语言学对推动社会发展所能起到的巨大作用,从学科上讲,语言规划学、社会语言学关注的视域也得到了有效拓展,因此是一件大好事,可以说给中国应急语言服务工作开了个好头。我们不能浪费这个“好头”,应该思考如何建立应急语言服务的长效机制。
应急工作往往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工作,今后的应急语言服务工作,应坚持“着眼常态,面向应急”,把“养兵”的常态工作机制跟“用兵”的应急服务机制很好地结合起来。要养好合作之“兵”,跟公共突发事件涉及各不同领域都要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做到认识统一,需求明确,消息互通,资源共享。要养好人才之“兵”,特别是专家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均应建库登记,当公共突发事件发生时,要能通过数据库精准地找到能提供应急语言服务的人。要养好资源之“兵”,术语库、语料库、“简易汉语”的词表和规则表等都是应急语言服务的基础资源,在关键时刻要能够随时发挥作用。要养好学术之“兵”,特别是要针对应急语言服务的世界经验、国内需求及各领域服务的开展方式进行研究,以学术成果为应急语言服务的长远发展提供滋养。要养好产品之“兵”,产品虽无法谋求盈利,但也要树立“产品思维”,做好产品特别是相关信息技术产品的预设计,让承载于产品之中的语言服务在关键时刻被真正用起来。做好这些“养兵”的常态工作,我们就可以期待中国的应急语言服务迎来2.0版。
三、应急语言服务呼唤语言资源建设和语言智能规划
饶高琦(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应急语言服务不仅需要广大语言志愿者的参与,还需要充分利用前沿语言智能技术,调动语言资源储备。在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为实现方言通和外语通的快速上线服务,战疫语言服务团根据诊疗护理场景,在短时间内制备了具有高场景覆盖度的应急语料库和词汇库,供方言和外语发音人录制。在制备简易汉语内容的时候,也采用了部分语言智能技术帮助提高效率。
尽管多项语言服务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取得显著成效,但也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地方,如面向突发公共事件的语言资源储备不足,语言智能技术分散、协调效率不足等。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应急语言服务在顶层设计时,就应充分考虑到语言资源建设和技术储备。建设可用性高、领域替换方便的语言资源体系和广泛可动员的人力资源库存。这些语言资源和人力资源信息也需要持续维护更新。在技术方面应规划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所需语言智能技术的技术清单和提供方清单,定期举行技术评测,保持技术的前沿性和可用性。
最后,资源与技术总是在实战中得到检验和增强,这些装备也应随着我国语言服务,一同参与全球公共危机事件的应对。更好面对人类问题,方能更好解决自己的问题。
四、应急简明汉语研制
汲传波(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党委书记)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逐渐推进,我国政府如何面向在华外籍人士做好语言服务应该提上议事日程。如果仅为在华外籍人士提供外语服务,由于涉及语种多,可能会难以全面覆盖且成本较高,也难以使外籍人士真正融入我国社会。目前比较理想的是提供大语种外语服务的同时,也提供简明汉语服务。另外,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为人民谋幸福,如何为普通话水平不高的国人提供简明的普通话服务也应该是政府职责所在。因此,简明汉语研制的目的应该根据受众的语言水平,提供简洁、明了的汉语,帮助他们快速获取、理解信息并采取行动。研制的主要内容是在保证传达准确、完整信息的基础上,简化汉语句法、词汇难度,提出具体的简化标准和简化方案,研制出若干简明汉语文本示例,推动政府发布的信息的及时简化。
在李宇明教授的指导下,《疫情防控“简明汉语”》经过两周的紧张研制,于3月12日在教育部网站正式上线发布,这在国内属于首次。由于时间紧,也无现成经验可借鉴,简明汉语的研制标准今后尚需不断完善,也期待学界同人提出宝贵建议。
用简明汉语发布应急信息并不是唯一的途径,而是与普通话、方言、民族语言、外语、残障特殊语言共同发挥作用。对外汉语教学界在其中可以发挥一些专业作用,与其他学界携手做好语言应急服务。
五、应急语言服务“产学研传”机制建设
李晶(天津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语言服务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桥梁角色,而这一重大突发公共危机事件让“应急语言服务”这一概念应运而生,作用凸显。国内语言服务专家学者们已就此展开讨论,大家达成的一个共识,即是应急语言服务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已势在必行。我认为,高等院校可以“产学研传”等方面建设应急语言服务。
产:即提供应急语言产品和服务。以多语种应急翻译的形式对外发布实时疫情通报;交通、检验检疫及入境人员健康提示;防护和隔离等知识明白纸;政府应对疫情的政策措施、联防联控成果、复工复产复营等信息和相关法律法规等,为境内外国人工作生活、为境外投资企业和相关人士提供便利,把中国应急经验和方案分享给世界。在为应急防控提供语言支持的同时,要及时整理相关词汇,创建术语库,制作推出标准化多语种应急防空术语手册;与政府相关部门和业界等通力合作,利用新媒体等现代科技设计、研发、生产包括软件、视频等应急语言技术产品。
学:在此次为应对疫情危机提供应急语言支持的行动中,天外笔译团队的骨干力量为几位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在校生,他们的出色表现是对“专业型”MTI人才培养成效的一个检验;他们表现出的优势和短板,也引发了我们对翻译人才培养走向、教学定位乃至学科发展的思考。概括起来,我觉得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应继续向培养“专业性”和“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方向倾斜;可在翻译本科专业学位(BTI)、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乃至未来的“翻译博士专业学位(DTI)中增设”应急语言服务“相关课程和研究方向,培养应急语言服务和相关研究专门人才,满足社会对语言服务的需求,尤其是在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时的应急语言需求。二是在教学方法定位上可将“工作坊”形式与应急语言服务相结合,产出的应急语言服务成果作为“笔译工作坊”课程的教学素材和研究语料,在课堂上追溯翻译过程,总结出“笔译方法论”。三是应急语言服务让我们对“译者能力”的培养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译者能力”应从多维度考量,既包括关涉语言内的翻译理念、语言和翻译能力、网络检索和现代技术运用能力、跨学科知识储备,又包括关涉语言外的人文素养、思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应急语言服务能力,更包括家国情怀、政治自觉、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研:科研机构应增设突发公共事件语言应急相关研究,及时梳理总结应急语言服务经验做法和思考,产出相关研究成果,反哺语言服务和教学。以天外为例,现有的三大研究院——翻译与跨文化传播研究院、国别和区域研究院、一带一路天津战略研究院可结合各自的研究主打方向分别考虑增设此类研究,如申报相关课题、提供有关应急语言服务的资政报告等。学校也可在固定学术品牌——天津外国语大学“文明互鉴 文明互译”学术交流季活动中,增加“应急语言服务”板块。
传:应急语言服务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应急语言对外传播。我们的应急疫情翻译内容中不乏以温暖的笔触刻画老百姓防疫抗疫的鲜活故事,比如一则新闻特写就记录了一位新冠病人从发热到确诊到治疗再到出院的心路历程。我们可以将这样的百姓视角的“中国故事”借助多语种翻译和新媒体技术制作成视频等国际传播产品,通过互联网以及海外孔院、海外校友等途径进行海外传播,为抗击疫情传递语言正能量,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氛围,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这些正是应急语言服务工作者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构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使命担当。
六、应急语言服务平台建设
刘宏伟(天津外国语大学科研处处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新冠疫情扰动世界,应急语言服务的作用得以凸显。语言服务类企业和大多数语言类高校都建有语言服务平台,比如,天津外国语大学就建有天外传神多语信息港,为语言服务提供支持。紧急情况下,由于应急语言人才数量不足或难以及时集合造成的缺位不可避免,如果应急语言服务平台能够充分运用当前的人工智能高新技术,由人才缺位带来的挑战会大大缓解。
第一,大数据技术用于收集和处理平台资源。在非紧急时期,平台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存储各个语种、各个场景的应急语言元素,建成应急语言服务数据库,为机器的深度学习做好资源储备和分析处理,也为应急状态服务提供底层保障。
第二,机器学习技术用于增强平台的智能性。平台收集的数据量越大,机器学习越充分,平台提供的服务与受众需求的偏差度也就越小。应急服务场景下,平台的机器学习技术可以支持云翻译服务,承担绝大部分的基础性翻译工作。借助新一代通讯技术,语音翻译器可以依托云平台,完成更加可靠的即时语音翻译。
第三,5G通信网络技术用于实现信息无缝对接。5G技术的性能目标是高数据速率、减少延迟、降低成本、提高系统容量。除服务于平台的机器翻译外,借助5G的高速稳定性,可以在平台上进行实时的高质量人工交互传译或同声传译,提高传输效率,保证翻译效果。
第四,基于人工智能的最新科技产品用于实现无障碍服务。应急平台应特别关注语言障碍人士的需求。谷歌在今年的开发者大会上推出了Live Relay和Live Transcribe两款全新应用,前者用于同无法开口说话的语言障碍者进行交流,后者用于为听力障碍者提供无障碍服务。这些新技术产品能有效改善紧急状态下语言障碍人士的交流状态,是未来平台建设的核心要素。
七、中国语言志愿服务事业新发展
王春辉(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教授)
新冠肺炎疫情摧毁了一些旧事物,也催生了一些新事物。对于中国的语言志愿服务事业来说,应该是面临着一些新机遇,可能会迎来一些新发展。
一直以来,中国的语言志愿服务事业基本上是涉及以下三类:(1)各部门因公语言志愿服务,比如国家汉办的语言志愿者项目、团中央和商务部的中国援外青年志愿者项目、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国际志愿者项目、北京团市委与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等组织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志愿者项目;(2)重大活动语言志愿服务,比如重大赛事、主场外交活动、重大展览、重大节日庆祝活动等;(3)日常语言志愿服务,比如某些日常涉外场合、热线翻译、社区服务、残障人士需求等。
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虽然也有语言应急志愿服务一说,甚至2016年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印发的《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就已明确提出“建立应急和特定领域专业语言人才的招募储备机制,为大型国际活动和灾害救援等提供语言服务,提升语言应急和援助服务能力”,但是语言应急志愿服务却一直未见有起色、未有实质性进展。此次疫情来袭,2020年2月10日“战疫语言服务团”横空出世,这才打破僵局,迈出了语言应急志愿服务的新步伐。
“战疫语言服务团”以专业的语言学知识为基础,以志愿服务新冠疫情防控为目标,采用各种语言技术、研制各种服务产品,发挥线上和线下优势,产生了良好的实际效果和社会效益。以此为导火线,迅疾点燃了学界针对语言应急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语言应急志愿服务亦在此过程中得以培育、生长,中国语言志愿服务一直以来的一块短板得到了加速增长,其第四个类型也渐备雏形。
2020年4月8日,召开会议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我们要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
或许,是时候建立起中国的语言志愿服务机制和体系了。拧成一股绳的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应该更能经得起未来的风雨、更能为国家治理贡献力量。
八、应急语言服务教育常态化
朱鹏霄(天津外国语大学日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国内疫情明显好转之际,境外新冠肺炎的蔓延,使得防范境外输入成为重中之重。“战疫”重点的转变,凸显了外语人才的不可或缺性,也揭示了应急语言服务研究的紧迫性。做好对外应急语言服务,以下三点值得关注。
应急语言服务对象科学化。全球化带来了人员的跨境流动,但跨境人口的分布并非均质,而是呈现出一定的地域性。各地宜结合外籍常住人口的实际,在兼顾全面的同时,精准分析,突出重点,提高应急语言服务的效度。
应急语言服务表述精准化。对外应急语言服务不可避免要涉及语码转化。语码转化过程中,术语表述的精准统一、服务信息的精准传达、外语表达的接受效果,需要权威机构和高水平外语人才的密切协作共同发力。
应急语言服务教育常态化。应急语言服务的紧急提供固然重要,但日常生活中的润物细无声同样必要,这一点我们的近邻日本值得借鉴。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时,也出现过因翻译人员不足导致救援迟滞问题。此后日本加强了应急语言对策研究,强化了日常生活中针对外国人士的外语信息发布机制,起到了很好的预防效果。相较而言,在日常的应急语言教育方面,我国的国际化大都市尚有提升空间。
九、应急语言服务代表性案例:《疫情防控外语通》
刘晓海(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副主任、博士、副研究员)
国内疫情已在中国人民的齐心协力艰苦抗击下,被较好地控制住,但是国际疫情形势却日趋严峻。为防止境外疫情输入、避免国内疫情反弹并及时向国际传播中国抗疫经验,在教育部、国家语委的支持指导下,在李宇明教授的倡议带领下,“战疫语言服务团”骨干单位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牵头组织30多家单位的100余位专家学者和专业人士紧急研发了《疫情防控外语通》(多语种版)。
《疫情防控外语通》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冠肺炎防控方案、诊疗方案、公众防护指南并参考国家有关防控政策,首批遴选整理了入境注意事项、日常注意事项、个人防护措施、诊疗用语等四方面内容共75条信息,开发了微视频、多媒体卡片以及手机端和电脑端的在线查询系统。
《疫情防控外语通》的内容设计思路是面向不同对象精准解决其个性化需求:1.“入境注意事项、日常注意事项和诊疗用语(卡片)”面向在华和来华的留学生和外籍人士,让他们及时了解中国的疫情防控政策要求,并减少与中国医护人员的跨语言沟通障碍。2.“个人防护措施”面向包括在华留学生和外籍人士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让他们了解中国在艰苦抗疫过程中取得的个人防护经验,进而提高防控意识,做好自我防护。3.“诊疗用语(微视频)”用于帮助我国海外留学生和广大海外同胞在国外进行新冠肺炎诊疗和咨询时,减少与当地医护人员的跨语言沟通障碍。
《疫情防控外语通》的语种涵盖英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等40多种语言,基本能够做到全球覆盖,目前正在通过我国的教育、外交外事、交通运输、卫生、海关、经贸、科技等官方机构组织和众多民间组织以及国内外留学生和志愿人士进行广泛传播使用。
《疫情防控外语通》研制工作是聚焦现实应急需求、按照科学统一规划、遵循中国语言资源建设规范标准、依托现有语言管理和服务体制机制、依靠我国语言人才队伍和已有语言资源基础、利用信息化本地化融媒体等方式方法、提供国内国际精准服务的一次有益尝试,后续还将根据全球疫情最新形势,进一步丰富内容、语种和服务方式,为全球战“疫”贡献更多力量。
十、应急语言服务的国际经验
王璐(北京语言大学博士研究生、中国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公共应急事件发生后,向民众传递相关事件信息是十分重要的。语言是信息的重要承载体,选择合适的语言形式,对于公共应急事件信息传递质量的优劣起到关键制约作用。
1995年,日本发生阪神大地震,相对于日本人及时获取日语灾害信息,外国人在半日后才获取英语灾害信息。从整体区域来看,日本人的死亡率为0.15%,外国人的死亡率为0.27%。从个别区域来看,兵库县的外国人死亡率达3.4%。这场灾难令日本人意识到,日本事实上存在着批量英语能力和日语能力均较有限的外国人群体。以此为契机,弘前大学的佐藤和之团队投入力量,规划减灾用语“简易日语”。
简易日语通过对日语词汇、语法等进行限制,以实现有限语言形式传递有效语言信息的目的。据松田阳子等实验证明,外国人能够获取的普通日语灾害信息量为30%,简易日语灾害信息量为90%。近年来,随着日本跨境群体数量的增长,简易日语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扩展至一般社会生活领域,以实现多元社会信息共享的目的。截止2017年,日本国内约300余组织团体使用简易日语,约800个机构、刊物、媒体使用简易日语,具体格局中,大体为70%属灾害领域,30%属生活领域。
应急语言服务时采用简易日语,首先,操作层面上,普通日语转写为简易日语,较普通日语翻译为多元外语更加经济、简便。其次,适用层面上,简易日语可以有效缓解多语服务中无法实现的语种全覆盖局限,其不仅适用于外国人,同时适用于日语能力有限的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