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郑益龙:为民献身的忠诚卫士

来源:新华网
2020-04-12 11:0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新华社广州4月12日电(刘新、黎晓晖、廖彬华)汛期日益临近,刚参加完抗洪抢险救援演练的武警广东总队某部指导员余天浩来到“珠江英魂”雕塑前,向老书记郑益龙的塑像唠叨:“我又来看你了,这次战友们都安全归来!”

郑益龙,广东潮阳人,1979年1月出生,1997年12月入伍,1998年12月入党,原武警广东总队广州支队四大队副政治教导员。2013年3月1日下午,郑益龙外出看病途经珠江西堤码头时,因抢救落水群众而牺牲,被武警部队授予“为民献身的忠诚卫士”荣誉称号,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

“善把勤奋当天赋,不达目的誓不休”是战友们对郑益龙的印象。1998年7月,驻地发生特大洪水。上级本来安排他留守,郑益龙却带着决心书找支队领导主动请缨,去抗洪一线抬石块、扛沙包、堵管涌。一次,他驾驶冲锋舟转移群众,刚踩着梯子从三楼将一名60多岁的老大爷背出来,楼房轰然倒塌。

当指导员时,郑益龙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为改变中队面貌,他经常加班熬夜,中队建设有了很大起色,自己却患上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医生几次叫他动手术,他为了不影响工作只做了复位推拿保守治疗。最终,多年的后进中队进入了先进行列。

2013年3月1日下午,一名游客在广州市珠江西堤码头亲水平台不慎坠入江中。看病路过这里的郑益龙迅速冲向事发地点,边跑边脱掉军装和鞋子,纵身跳入江中。

由于亲水平台堤岸高出水面约2米且无攀附物,郑益龙一手抓住不会游泳的落水游客,一手奋力划水逆流向附近的浮排游去。突然,一个急浪将两人冲开,郑益龙将唯一的救生圈让给游客,自己却被滚滚江水卷走。3月4日晚8时50分,郑益龙的遗体被打捞上岸,34岁的年轻生命永远留在了春潮涌动的珠江之中。

英雄没有远行,牺牲亦是长存。每逢清明和郑益龙牺牲纪念日,人们都到珠江岸边缅怀英雄。郑益龙的英雄壮举感动着武警广东总队的官兵,“郑益龙”已经成为一个精神符号,深深刻在官兵心中。驻地遭遇洪水等突发灾害时,总队成立“郑益龙突击队”,与驻地群众一起抢险救灾。洪水过后,“郑益龙爱民服务队”又到受灾群众家中送去慰问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时代不断发展,但流淌在官兵身上的“郑益龙精神”一脉相承、奔流不息。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