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假期临近,春节档电影再次成为社会聚焦点。
1月19日,猫眼正式公布了春节档电影参与合作的身份,即出品并主控发行电影《紧急救援》,出品《囧妈》《熊出没·狂野大陆》,并联合出品其他多部重量级影片。这是猫眼第五次踏入春节档的跑道。
在电影领域,猫眼有两条互不冲突的业务线——“服务平台”面向行业为所有影片提供服务,帮各类电影做好营销,找到转化;而“猫眼影业”则是发掘电影项目,进行投资、开发制作及主控宣发。今年春节档,《紧急救援》便是由猫眼影业主控宣发的作品。
春节档战况前瞻:影片离散程度将加大
春节档是全年电影市场的最热时期,但档期内的竞争也越发激烈。
猫眼通过多次春节档内部复盘显示,每年春节档观众接受的平均值为两三部,很难消化七到八部电影。在春节档期间,票房竞争压力远超其他档期。康利总结称,春节档的离散程度更加严重,会让好的更好、差的更差,有其残酷性。
同时,春节档对发行和宣传整体性的协同要求更高。春节档期间,平均上座率超过50%或者60%,排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库存和供给的价值也被放大,空间的重要性远超其他档期。影城排片时会参考营销热度、市场声量,对于宣发方而言,需要宏观思维提高宣发整体的配合与协同。
剖析春节档宣发:宣发是保驾护航,并不能在任何档期改变一个片子的根本命运
猫眼影业今年春节档仅主控发行一部电影《紧急救援》,并采取了“先发制人”的战略。因影片制作早、完成时间早,《紧急救援》率先开启了路演看片。
取材于真实事件的《紧急救援》具备一定题材优势。首先影片类型突出,具备大场面,符合高工业化标准。同时,影片讲述了平凡英雄在国家力量的支持下拯救生命的故事,符合主流价值观,是一个好故事。
《紧急救援》率先开启路演看片,可以更早得到市场反馈,再去铺陈营销动作。康利表示,“一个宣发公司能调动的力量有限,而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限的,最终的票房是要靠观众一张张票投出来的。”
在康利看来,回归内容本体是良性的宣发操作,在一个非常公正的内容为王的市场,宣发并不能在任何档期、包括春节档,去改变一个片子的根本命运,只能起到锦上添花或者保驾护航的作用。
从春节档宣发角度来讲,康利谈到:宣发是一个既要To C 又要To B的过程,To C是要面对观众进行影片的传播,To B是要把影片的卖点和价值传递给影城,影片首先要在影城上架,观众才能消费它,这与很多零售行业、快销行业的逻辑是一样的,两个群体的工作都要做。
猫眼电影产业链,服务平台与猫眼影业双线发展
今年是猫眼参与的第五次春节档,从2015年的《天将雄师》到2016年的《美人鱼》《年兽大作战》,再到去年参与的《飞驰人生》《流浪地球》《廉政风云》等五部影片,直到今年,猫眼依然是多部重量级影片背后的“忠实合伙人”。
经过多年来大档期、高标准、严要求的实操过程,猫眼电影产业链也在不断完善着自身的体系方法论,双线业务布局也十分清晰:
第一条业务线是服务平台。早期,猫眼只是一个电影票务平台,如今一路成长为集媒体和销售为一体的电影用户服务平台。从猫眼整个平台服务的角度来讲,猫眼对所有电影打开大门。服务平台的本质,是触达用户的营销和推广平台,可以调配充裕的线上推广等资源,这些都不会牵扯过多的人力,都是产品化、系统化的、标准化的,满足各类影片的推广需求。
康利进一步解释,“我们帮助这些电影在线上做好营销服务,做好转化,这就是一个互联网平台应该起到的价值和作用。”
第二条业务线是猫眼影业。猫眼影业聚焦电影方向的垂直业务,做电影投资、开发制作及宣发等,今年春节档猫眼影业仅有一个主控发行的项目《紧急救援》。与服务平台不同,猫眼影业通常作为主控宣发方与片方合作,将投入更大人力资源去解决各类问题。长远来看,康利希望猫眼影业成为未来中国的“六大”。
在猫眼内部,猫眼影业与服务平台并不冲突,前者是以猫眼影业主控宣发为主,后者是作为一个平台和运营方的角色,为各类电影提供服务。
猫眼的互联网基因,使其业务形态复杂多元,也因此拥有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在为电影服务的同时,进而助力全文娱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