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扬在南极高点的中国国旗——中国人实现“南极最后一个梦想”的幕后传奇

2020-01-17 09:43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2020年1月,中国科学考察队从南极传来科考新成果的消息,首航于2019年10月15日的中国“雪龙2”号,与“雪龙1”号一起,“双龙探极”,成果丰硕,引发了世人的广泛关注。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科学工作者首次登上南极,近40年来中国极地科学考察事业蓬勃发展,先后建立了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中国人探索“未知大陆”的艰辛历程,可歌可泣!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16年前我国科考队首次确定了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实现了“人类在南极的最后一个梦想”!中国的南极事业,一路坎坷,后来居上,从海内外媒体的报道就可见一斑。

112927e5c0ac5617b5cee94a89b44bb.jpg

图:12勇士登顶DOME-A

一、 战略博弈:南极Dome A“高点”之争

2004年,中国将进行第21次南极科学考察。这是过去二十多年来最艰险、科技水平最高的一次,因为,这次考察,将代表人类确定南极大陆冰盖的最高点,并为中国建立第三个科学考察站作准备。而当时国家预算中的南极考察常规经费,不足以支撑这项伟大的科学考察活动。欧美强国提出,由六个国家联合组队进行Dome A考察。这势必影响中国在南极的国家权益,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党委书记魏文良先生大胆拍板,决定向社会筹资加以弥补。在多家机构介入均无法解决问题之后,极地办的领导们想到了第1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人文学者班”的班长阿正(郑俊琰)。

调动社会力量参与襄助国家行动的关键,是如何挖掘国家行动的传播价值,使之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阿正先生受命担当重任,反复思考,却一直没有突破。半个多月后,他请来了秦为稼、效存德等著名极地科学家,详尽了解Dome A区域的科学价值,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焦点。

从科学考察价值和极地话语权角度来看,国际社会在南极共有4个必争之点:极点、冰点、磁点、高点。在过去的近百年间,前三个战略点已被美国、俄罗斯和法国分别“占据”并建立了考察站,人类在南极仅剩最后一个被科学家称为“人类不可接近之极”战略要点:Dome A。如何在经费短缺、多个国家虎视眈眈的情况下进军Dome A,特别是在国际南极组织赋予中国的优先考察权已进入最后时间的前提下,找到并确立南极冰盖最高点?此时迫在眉睫!

在与秦为稼、效存德等专家多次探讨后,阿正的团队过了“科学关”;团队成员集体观看美国大片《后天》、听取阿正先生在清华大学主办的南极策划讲座后,工作终于有了坚实的基础。

阿正先生认为:项目成败的关键,是要寻找并确立它的独特价值,提高它与公众的关联度,进而借助媒体形成高的关注度,才能吸引社会企业参与。而中国的第21次南极考察,几乎就像是一次“例行公事”,注定波澜不惊!如何让“这一次”成为新闻焦点?成为世界级话题?没有人相信它有这样的可能。

经过数十个日夜的苦苦思索,他和他的团队形成了创意核心:Dome A是南极的最后一个战略要点,也是人类在南极的“最后一个梦想”,12位中国勇士,将代表人类去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

这个创意核心的确立,使得Dome A项目熠熠生辉!众多志在高远的企业,纷纷表示愿意参与。而中国石油旗下的昆仑润滑油,因产品优异、能够在极寒地区使用,脱颖而出,成为唯一的冠名赞助商。

二、经典时刻:全球瞩目的中国荣光

一个企业由成功走向辉煌的过程,需要选择一个张扬自我的借力点,赞助中国南极冰穹最高点的Dome A行动,在世界之极、南极之巅标注自己,将获得物超所值的传播效应。阿正先生站在全人类的高度构建项目价值,为企业赢得了全球性的瞩目。

“问鼎冰穹 扬威中华——人类首次进入南极冰盖最高点”活动,成功地实现了人类在南极的“最后一个梦想”。在12位中国勇士冒着生命危险问鼎冰穹的过程中,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百余家国内外媒体对该项目进行了广泛报道,中央电视台一、 二、 四、 十等频道连续进行了四个多月的全程报道,各地报纸刊登了 12000 多篇,网络共计13. 8 万条,成为中国2005年最成功的事件营销活动。

借助这个伟大的行动,中国石油昆仑润滑油成为世界瞩目的品牌,这个当时年产值仅80多个亿的企业标志,最终被启用为年产值2000多亿的母公司---中国石油的标志。

2005年1月18日,南极中山时间零点十五分,北京时间三点十五分,中国南极内陆冰盖科学考察队历尽艰险,确定了南极冰盖最高点的位置。考察队长、著名极地科学家李院生向全球宣布:这是人类首次到达南极冰盖最高点,中国人第一个地面测定了南极冰盖最高点的地理参数:南纬80度22分00秒,东经77度21分11秒,高程为4093米。

2008年,中国在南极Dome A的最高点建立了自己的第三个科学考察站。阿正先生受国家南极考察办公室委托,提交了命名报告,经国务院总理批示,这个站正式命名为中国南极“昆仑考察站”。中国国旗从此永远飘扬在南极冰盖的最高点上空。

三、续写辉煌:极端策划20年生根结果

结缘南极是阿正先生形成“极端策划”理念的开端。

在新世纪开端的2000年末,他策划了“全球首次人文学者南极行”,带领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周国平、北京大学教授何怀宏、新华社著名记者唐师曾、中央电视台主持人邵滨鸿,跨越万水千山,叩访南极,拜会企鹅,在乔治王岛考察生活了58天,共出版图书三部、一部12集的电视记录片,饮誉一时,被誉为是“一个伟大的创意”。

图片4.JPG

图:六位学者奔赴南极

图片5.JPG

图:阿正先生在南极

2001年,他在南极举办“全球首次南极申奥活动”,南极乔治王岛上九个国家的科学家,一起为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呐喊助力。那面各国科学家的签名旗,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2009年,他发起“谁来代表中国?——南极格罗夫群峰中华命名行动”,首次以中文命名南极群峰。

660944f90b8085b1c5b23b3947bda19.jpg

  图:全球首次南极申奥活动

在南极领域创下多个全球首创案例的同时,阿正先生的“极端策划”理念也逐步成型,他以“定位决定命运、策划改变命运、传播影响命运”为金钥匙,率领他的阿正传播团队,为世人带来了众多享有盛誉的案例:故宫“发现中纹之美”活动、“让共和国维和将士后顾无忧”、“一份由农民签发的全球征诗令”、“首届中国国际青少年动漫周”、“登泰山, 保平安”、“王老吉-加多宝之争”、“龙归堂——朱子纪念馆”、“泰山文旅综合体”、“阳明心城文旅综合体”……精彩纷呈!

做有历史价值的事,做有益国家民族的事,这是“极端策划”一直践行的理念。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