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古艺,千年智慧,国礼荣耀——香木海安化黑茶!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0-01-14 15:35
2020-01-14 15:3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从礼物里,可以轻易地窥见一种文明的文化个性。

  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国礼”的瓷器、丝绸、阿胶、茶叶,是“国礼”的座上宾。同时对比烟酒,安化黑茶更是健康、有心意、全家人可分享的绝佳选择。

  产于湖南安化芙蓉山上的香木海黑茶,不仅连续10次夺得中华茶奥会武林斗茶大会冠军,还多次以国礼的身份送给世界各国元首和领导人。

1.webp.jpg

  2020年1月12日,香木海高端黑茶【芥片】就在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举办的2020年新春招待会中,以国礼身份闪亮登场!

2.webp.jpg

香木海董事长谭伟中向原联合国副秘书长沙祖康介绍芥片茶

3.webp.jpg

谭总与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龙宇翔主席(左)

4.webp.jpg

谭总与韩国友人(左)

  此前香木海参加第17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谭总给湖南省隋忠诚副省长讲解芥片茶的独特制作工艺,也受到隋省长大力夸赞,并称让全世界的人都喝到我们的安化黑茶!

5.webp.jpg

6.webp.jpg

左一: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袁延文;左二:香木海董事长谭伟中

  左三:湖南省副省长隋忠诚;左四: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欧阳煌

  远至邦交,近至亲邻,香木海芥片茶在国内和国际舞台都大获光彩!

  香木海芥片茶为何能赢得如此多人的青睐呢?这还要从茶人谭伟中,30 多年来爱茶、寻茶、做茶、传播茶文化的故事讲起。

7.webp.jpg

谭伟中出生于茶乡安化县,从小在茶厂长大。

  1990 年开始,喜欢喝台湾乌龙茶;1995 年以后,发现五十年代普洱老茶好喝;2004 年之后,发现五三年的黑茶(千两茶)比普洱更好喝。

  从此以后他大量地收购各种老茶,多达 200 多吨,得以品完从解放前到现在世界各地的茶样。

  为了懂得如何品茶,他看了 600 多遍茶圣陆羽的《茶经》,深入研究了卢仝的《七碗茶歌》、蔡襄的《茶录》、宋徽宗的《大观茶论》等大量古籍。

8.webp.jpg

9.webp.jpg

  他跑完了国内著名茶区,全面了解中国茶文化,跑到韩国、日本、东南亚,去了解散落在外的文化碎片。

  为了弄懂做出好茶的原理,通过对唐宋之间茶叶古籍的研究,结合现代的科学观念,从茶叶细胞壁的破坏率、酶促作用的转化率、微生物的作用率入手,他恢复了一整套的唐宋制茶古艺,制定了好茶的标准。

  申请黑茶制作工艺发明专利 32 项,并提出了四步发酵观,为健康好茶的制作指明了方向。

10.webp.jpg

茶圣陆羽《茶经》云:“茶:其地,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

  他发现安化芙蓉山上遍布着茶圣口中的“烂石”——冰碛岩,这是适合茶树生长的上佳土壤。

11.webp.jpg

香木海冰碛岩土壤茶园

  因此在芙蓉山 800 米以上开辟了 12000 多亩有机茶园,为好茶标准奠定了土壤基础。

  陆羽《茶经》又有云:“笋者上,芽者次”。

  什么是茶笋,什么是茶芽?

  “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茶之笋者,生于烂石沃土,长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茶之芽者,发于丛薄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选其中枝颖拔者采焉。”

12.webp.jpg

谭伟中先生培育的茶笋

  茶笋就是今年茶叶结的茶果,掉在泥土中,在明年的二月、三月、四月从泥土中发芽,当长到四到五寸长时,像蕨菜刚刚露头一样,我们趁着露香将它们采回去,做好献给皇帝喝,此为茶笋。茶芽是长在茶树树枝上的茶叶。

  谭伟中先生按陆羽《茶经》的描述,潜心培育出了茶笋来制茶,保证了好茶的原料基础。

  陆羽《茶经》对于茶的制造则这样说:“三之造......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压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晴采之:晴天采茶,茶叶气息更好

  蒸之:杀青

  捣之:破坏细胞壁

  压之:定型,进一步破坏细胞壁

  焙之:碳焙提香

  穿之:计量

  封之:包装

  但自明代以后,朱元璋罢龙团,取消抹茶,改为条形茶,从此茶叶制作过程中,细胞壁破坏率严重不足,几千年制茶工艺断代失传。

  按照安化黑茶最古老的记载,935 年毛文锡《茶谱》中描述:“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而多毒蛇猛兽,其色如铁,而芳香异常,烹之无滓也。”

13.webp.jpg

汉代楚王墓中的安化黑茶

  谭伟中先生通过多年努力,终将唐宋失传的古艺恢复传承了下来,让古老的安化黑茶重现天日,芥片应运而生。

  芥片,又曰薄片,来自芙蓉山 1428 米以上冰碛岩土壤的荒山野茶。

  采用唐宋古艺制作,在细胞壁破坏率、酶促作用的利用率、微生物的转化上面达到了极致,还原了古老安化黑茶“色如铁,芳香异常,烹之无滓也”的原貌,且可手撕泡饮,无需茶针。

14.webp.jpg

  芥片也是一本书,内附茶圣陆羽《茶经》全本。它承载的是中华五千余年的茶文化,亦是好茶的一个标准。

15.webp.jpg

  书法家田小华老师还特意为芥片撰写《茶经》

  谭伟中先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芥片茶载着中华源远流长的茶文化,传遍全世界,为茶行业定标定位,为茶产业的发展正确导向,为人类健康发展服务。

18.webp.jpg

  而如今,芥片已随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让世界各国友人见到中国黑茶的独特魅力,这是黑茶之荣光!

  因此,芥片对于安化黑茶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潜心研究恢复唐宋古艺,让最古老安化黑茶的原貌重现人间;承载传扬中国悠久茶文化,让中国茶在世界舞台大放异彩。”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