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多位专家齐聚纳溪 为纳溪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建言献策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2020-01-13 16:00
2020-01-13 16:0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由中共泸州市委宣传部、中共泸州市委统战部主办,中共泸州市纳溪区委、泸州市纳溪区人民政府承办的护国文化研究交流活动在纳溪举行。

大美纳溪。

大美纳溪。

国家安全战略研究专家、《苦难辉煌》的作者金一南将军来到泸州,参加护国文化研究交流活动。朱德之孙朱和平将军、护国名将金汉鼎之孙金昊、寸性奇曾孙寸锰、谭善洋曾孙谭心等,及朱德故居、云南讲武堂等数十位专家学者齐聚纳溪,聚焦百年护国城,探讨红色旅游发展之路。

据介绍,在护国战争中,棉花坡之战是最为重要、关键的一战,事关护国战争的全局和胜败得失。蔡锷曾在棉花坡之战胜利时评价道:“如果棉花坡一旦失守,纳溪城无险可守,棉花坡阵地的得失,直接关系着护国讨袁战局的成败。”棉花坡战役的胜利彻底改变了护国战争的局面,使护国战争由被动变为主动,不仅从军事上击溃了北洋军,使其一蹶不振,还从政治上影响到了全国各地,有力地推动了全国护国讨袁运动。一时间反对帝制拥护共和的声浪汹涌,极大地震慑了袁世凯,迫使袁世凯下台,最终赢得了“护国战争”的全面胜利。可以说,棉花坡之战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意义。

护国战争纪念馆。

  护国战争纪念馆。

在护国战争中,纳溪人民积极捐款献物,传递信息,参军参战,谱写了一曲人民战争的壮丽凯歌。护国名将朱德第一次打大仗,显示了卓越的军事才干;第一次发动农民群众,看到了人民战争的力量;“红军之父”的重要军事思想从这里起源。

为了纪念这场伟大的战争,当年那个方圆数十里最繁华的场镇叙蓬溪,也因铁血护国更名为护国镇。

这样一座小镇,见证了护国战争的胜利,也孕育出了护国陈醋、护国柚一张张新时期纳溪名片。在它的身上,也印记着50万纳溪儿女的“护国”之魂。

“护国陈醋”远近闻名,立足泸州,辐射西南,当时就被誉为“川南第一醋”;国家用农产品地理标示产品——“护国柚”不仅名享川南,也成为当地增收富民的支柱产业。

以“护国”为魂的红色旅游也成为纳溪全域旅游的一大亮点。作为护国运动著名的棉花坡战役发生地,纳溪以护国运动文化为价值核心,整合护国战争博物馆、护国公园、百年护国战壕遗址、护国岩题刻等文物遗迹,通过干部教育、遗址游览等方式,渐渐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以护国战争为主题的红色文化经典景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

“嘉兴南湖游船之后的红色史料非常丰富,而辛亥革命到嘉兴南湖游船之间的这段历史资料却比较稀疏,棉花坡战壕遗址正好填补这段历史空白。”中央文献研究室相关负责人在了解纳溪棉花坡战役的概况后曾说。

棉花坡战壕遗址坐落在永宁街道朱家坪的七块田。从泸州沿蓝安大道驱车驶往纳溪,临近紫阳大道,远远便可望见一座大型雕塑。雕塑枪托为造型,主雕塑高4.5米,以蔡锷将军策马挥手造型,下部以棉花坡战役、战争场景为内容,整个雕塑有鲜明的主体和内涵,浓缩了护国战争在纳溪的辉煌战况,展现了蔡锷将军的英雄气质和文韬武略,呈现了朱德元帅成名之战--棉花坡战役的战争场景。

雕刻所在之处,是护国公园。2012年9月29日护国公园正式开园。与护国公园配套建设的是护国战争纪念馆,原名陶家大院,至今已有一百六十多年历史。这里曾是护国战争中棉花坡战役的指挥部,虽然历经岁月沧桑和人事变迁,但绝大部分仍然保护完好,展示着川南民居建筑的传统文化,见证着铁血护国的峥嵘岁月和纳溪儿女的赤子丹心。2012年春,纳溪区委、区政府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逐步恢复陶家大院原貌,将其布展为中国第一个护国战争纪念馆,这也是全国第一所以“护国战争”命名的纪念馆。

“让孩子们了解祖国繁荣富强的同时,也让他们铭记历史,传承民族精神。同时作为一名泸州人,记住这些历史很有意义。”每到重要节假日,不少泸州周边市民都带着家人前往护国战争纪念馆,接受红色革命教育。目前,护国公园、护国战争博物馆串起了纳溪红色旅游路线,受到游客青睐。

“护国”元素,让纳溪有了发展红色旅游的底气,迎来了商业产业的发展新契机,也为其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动。

护国元素在纳溪的发展中随处可见,传承“护国精神”也成为纳溪人工作生活的一部分——永宁街道在护国战争百年战壕开设“战壕课堂”,以微党课、现场说课、参观体验等方式学习党章党史等,传承革命优良传统,全力将“战壕遗址”打造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基地。

依托城市现有空间布局,纳溪区结合长江湿地新城建设,整合护国战争博物馆、百年战壕遗址、华商同心文化园、护国人文学院、国防教育基地、长江湿地公园、城南奥体中心、城南客运中心、G93新城互通等项目建设,打造一座全国唯一的以护国文化为主题的红色旅游休闲胜地、富有纳溪特色的“百年护国城”。

据了解,纳溪正在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区),境内群山叠嶂、溪流纵横,错落有致的地形地貌、依山傍水的生态环境、富饶丰富的资源禀赋,构成了一幅秀美的山水画卷。风光秀美,山水环绕,这样的纳溪,值得你流连。此次将军们莅临护国文化研究交流活动,将更深入挖掘纳溪文化内涵,为纳溪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区)凝聚精神力量。(完)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