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评:中国国家治理能力演进趋势展望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9-12-23 10:4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这是在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稳定性和延续性的基础上,开展抓紧制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急需的制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的工作。这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永葆生机活力的重大决策,也是在当前历史阶段解决核心时代课题的重要设计。那么,根据我国制度演进规律和现状基础,在可以预期的未来一段时间,国家治理能力将如何演进呢?

党的领导能力将进一步加强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领导能力直接关联到这个本质的展现、这个优势的发挥,可以想见,根据四中全会的安排,未来一段时间内党的领导能力将进一步提高和加强。不过,党的领导能力的加强并不是在注重权力集中的传统方向上,而是在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方向上。所谓科学执政,就是健全决策和执行机制,加强重大决策的调查研究、科学论证、风险评估,强化决策的真正实施和评估监督,强化决策执行的机制保障。所谓民主执政,指的是党的执政体系的民主过程,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同时着力防范脱离群众的危险,加强和群众的紧密沟通和对民意的充分吸收。所谓依法执政,指的是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把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在三个方向上,党的领导能力将持续地增强和优化,将呈现新的状态和更为现代化的方式,并在各种环节和细部上将会出现更多探索和创新。

依法治国能力将进一步加强

四中全会再次明确强调:加快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加快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这为依法治国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基本的制度前提。四中全会还明确地强调: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为依法治国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实施程序和实践基础。在这些层面的全面推动下,我国依法治国的能力将进一步加强。

现代世界历史表明:依法治国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社会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力量,反之,现代化社会又是法治能力的重要基础,二者构成互为因果、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关系。随着我国社会整体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依法治国能力肯定会一起提高,依法治国的价值理念肯定会更好地体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民当家作主能力将进一步加强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四中全会的《决定》明确地强调: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可以想见,在全面落实四中全会精神的过程中,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能力将进一步加强。这符合国际大势和国内大势的发展潮流,符合文明演进的规则和社会发展的规律。

这一能力将表现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强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到进一步落实和优化,新时代的爱国统一战线将更为广泛、更为巩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更为完善和细化,基层群众自治更为发达和充满活力。其中非常明显的表现之一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越来越多地出现和发展,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将会统筹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协商民主体系将会建立起来、逐步成熟起来,“有事好商量”将成为中国现代化国家治理能力的特色。

国家治理技术能力将进一步加强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家治理必然要借助新的技术手段,而且国家治理技术体系有可能逐渐形成,也就是建立一套服务于国家制度体系的现代化工具体系和手段体系。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也许是新的信息技术在国家治理中的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有可能带来国家治理天翻地覆般的变化。对此,党中央极为重视,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曾专门学习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内容,其中必然涉及在国家治理方面的运用。这些具有决策意味的论断征兆着,我国国家治理的技术能力将进一步加强。

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是保证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百姓幸福的重要途径,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题中应有之义。这一工作必须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进行,必须经过科学的顶层设计和精心的组织安排,必须做到当下和远期结合及局部和整体结合,才能得到系统推进和全面提升。

(作者单位:中央党校文史部)

 

 

【责任编辑:王辉】

为你推荐

换一批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