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信息助力新横琴口岸旅客“极速”通关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本周五,连接内地与澳门的新横琴口岸旅检通道完全具备通关条件,并全面实施“合作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查验模式,大大缩短了通关时间。

航天信息助力新横琴口岸旅客“极速”通关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9-12-22 10:4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2月22日北京电 (记者 赵磊)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本周五,连接内地与澳门的新横琴口岸旅检通道完全具备通关条件,并全面实施“合作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查验模式,大大缩短了通关时间。新横琴口岸使用的旅客自助通关查验系统及设备由航天科工所属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负责研制、建设及运维。

据介绍,目前,拱北口岸、旧横琴口岸等大多实施“两地两检”的传统模式,旅客要在出境与入境两地分别排队,完成两次边检查验才可通关,通关加上接驳可能要四五十分钟。

为了提高通关效率,提升旅客通关体验,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信息化建设,航天信息成立自助通关项目团队,凭借在出入境领域深耕多年的经验,依托信息技术优势,创新硬件设备、打通数据连接、增强数据安全交互,经过产品设计、系统构思、流程再造、模型制作,研制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旅客自助通关查验系统。

基于珠海、澳门两地的地缘优势,航天信息为新横琴口岸打造了“三门通道”闸机设备,成为“合作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模式的主要依托。其中,第一道门检验港澳通行证信息,第二道门核对指纹并进行人脸识别,第三道门则进行澳门方的信息核对。因此,新横琴口岸将从以往“两地两检”变为“一地两检”,旅客只需刷卡、按指纹、面部识别、拿凭条,耗时约30秒即可完成出境、查验、入境等通关全程。

其实,这并非航天信息旅客自助通关查验系统的首次“亮相”。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大桥珠澳段旅客自助通关区域,应用的也正是这套系统及设备。这背后凝结的是航天信息自助通关项目团队几百个日夜的系统研发、设备研制和数十万次的数据测试。

“常年融入到澳门特区及内地的边检部门,与他们进行‘融合式’工作,我们深深感受到,两地之间经济、文化、法规、制度、技术等全方位融合越来越深广,对于缩短往来时间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航天信息自助通关项目团队负责人刘志强说。

对于航天信息而言,旅客自助通关查验系统只是其在诸多行业信息化成果的冰山一角。
航天信息成立于2000年,是以信息安全为核心技术的IT行业高新技术国有上市公司,是国家大型信息化工程建设的主力军。航天信息秉持“大防务、大安全”理念,助力税务、金融科技服务、公安、粮农、市场监管、交通、智慧政务等多个行业领域的信息化发展,服务1700余万政府、企业客户。

“我们正在做的,不只是出入境信息化建设,也是落实中央精神,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国计民生的好事、实事。”航天信息党委书记、董事长马天晖说。

在新横琴口岸通关项目如火如荼的实施期间,2019年10月,航天信息与澳门保安部队事务局签署了青茂口岸边检查验设备及系统项目合同,团队将在2020年为建设中的青茂口岸打造完整的出入境查验系统并提供运维服务。

据航天信息相关领导表示,步入数据智能新时代,面对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航天信息将继续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充分发挥自身雄厚的技术实力、丰富的人才储备、完善的服务网络以及庞大的客户资源优势,持续加大新技术、新市场的开拓力度,朝着“创建国际一流IT企业集团”的愿景,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天信息“Aisino”品牌,以更优异的成绩,服务政府治理、助力企业发展,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纪元。

(编辑:富文佳 徐锟)

(赵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