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将稻虾米打造成国际品牌

南县:将稻虾米打造成国际品牌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9-11-06 17:14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为宣传南县“稻虾米”和“南县小龙虾品牌”,将南县稻虾米打造成为国际品牌。11月6日上午,南县稻虾米•小龙虾品牌推广新闻发布会在长沙举行。

自去年12月18日,在湖南长沙第一次推介“南县稻虾米”以来,南县以打造国家地标产品品牌为抓手,通过组织各项活动,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多方资源,大大提高了南县的知名度、吸引力和“南县稻虾米 ”“南县小龙虾”的品牌价值。今年4月,南县南洲镇小龙虾小镇被授予首批省级特色产业小镇,成为湖南省12个省级特色产业小镇之一;5月,“南县稻虾米”通过欧盟检测,成功取得海关备案,具备销往海外资质;6月,南县在全国加快推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第三次现场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全省农业产业兴旺暨千亿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在南县召开并作典型推介。7月,南县被中国水产品流通与加工协会命名为“中国生态小龙虾之乡”;9月,“南县稻虾米”喜获2019年度粮油明星品牌;10月,“南县稻虾米” 斩获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金奖。

作为一个农业大县,南县县委、县政府近年来始终坚持把稻虾产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把建设和保护最好的生态,生产中国最好的大米,打造国内最知名的农产品品牌作为努力目标,逐步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三增”目标。

一是建立标准,着力打造顶级品质。与湖南省农科院、湖南农大等7家科研院所深度合作,优化种源建设,建立了小龙虾繁衍种养基地1000亩,利用原种建立良种养殖基地2万亩;同时,与湖南省粮油产品质量监测中心合作制定《南县稻虾米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预计2020年初正式颁布。

二是严格管控,倾力打造最优环境。一方面加强水资源保护,农田用水来自长江支流藕池河的天然水,灌溉水达到三类标准以上;另一方面是加强耕地保护,大力改造优质农田,近三年实现旱改水5.5万亩,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全面推行水稻“三用三不用”,即用有机肥不用化肥、用生物制剂不用农药、用诱蛾灯杀虫及人工除草等不用除草剂。

三是强化营销,全力打造国际品牌。创新监管方式,建立南县稻虾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建设了具备消费者扫码防伪溯源、企业实时监测智能管理、职能单位全程监管等功能的综合性平台,实现稻虾产品“质量可监控、过程可追溯,政府可监管”,达到“保证安全、保障质量、保护品牌”的目标。创新营销方式,各类经销商已在全国各地开设销售网点30多个,农户、企业、合作社等在淘宝等电商平台开设店铺,年销售额4亿元以上。

四是完善链条,努力打造高效产业。发展优质生态大米,做强精深加工,全县6家大中型稻米加工企业全部实现自动化流水线作业、无尘加工,智能化、自动化设备达到70%以上。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高标准建设30万亩优质稻虾种养区及高效稻虾精深加工聚集区。

南县从最初的打响品牌,到现在的做优品牌,“南县稻虾米”“南县小龙虾”通过种养加工销售一体化升级,逐步走向了农产品生产的高端产业路线。截至目前,全县发展稻虾种养面积55万亩,年产小龙虾9万吨,优质稻虾米27万吨,综合产值达130亿元。

下一步,南县将坚持以“品牌做响、产业做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目标,以“做实基地、做优品牌、做大流通”为路径,以“生产标准化、加工精细化、营销品牌化、管理规范化”为手段,深入推进稻虾产业“七大工程”建设,保护最好生态,生产最好大米,打造国际顶级稻虾产品品牌。(中国日报湖南记者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