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杰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廖杰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9-10-30 16:44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10-30 16:4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我是微医的创始人廖杰远,今年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11天前,10月17日,我们很荣幸的获得了国务院颁发的全国脱贫攻坚个人奖,这是在医疗健康领域里面的唯一奖项,被国家誉为“贫困群众的健康长城”。这个奖,我们是和3个英烈一起领的,人民看到了英烈的离去,我们看了英烈在宇宙中的永生。这一幕给了我们深深的震撼。

大家都知道到2020年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完成全面脱贫,这是一场前无古人的伟大史诗。在这场攻坚战中,我们了解到,其他致贫都有相应的解决方案,只有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一点儿办法都没有。一个大病一家人就拖进去了,束手无策。贫困群众中因为疾病导致的贫困比例接近一半,而且还在持续上升。

前面一周的时间,我在各个省做脱贫攻坚的先进事迹的报告,深切体会到了自己所处的行业、所做的工作的重大意义和重大使命,体会到了祖国和人民的深切期盼和召唤。

我出生在老区红土地的一个偏远农村-长汀县。这是一片被鲜血染红的红土地,在我家的附近,就是汀州西郊广场,广场上立着两位烈士杨成武将军和瞿秋白烈士的纪念碑。从小听英雄的故事,看着烈士的纪念碑,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心里深深的装下对英雄的敬意。但那时,并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才能像他们一样,为国家付出和奉献。就这样懵懵懂懂的慢慢长大。

1998年,正值电脑快速发展的时期,萌生了一个很简单的想法,就是如何“让电脑说话”,提升行业的效率?于是,我与庆丰博士联合创办了讯飞,创造了中国第一套语音合成、识别软件,中国第一台智能语音电脑。因为想法的纯粹,也是切入了人们的痛点,讯飞的产品快速的得到市场认可,并在这时期,先后三次接待了国家领导人。与国家领导人的近距离接触,国家领导人深入一线,把人民装在心里,那种朴素和认真,给了我巨大的鼓励,进一步的激励着我。我以为我会伴随讯飞一直走下去。

然而2010年一场遭遇,让我彻底改变。我的小侄儿因病四处求医,在经历一年多煎熬后发现被误诊,遭受了不可修复的创伤。单纯的技术,连自己的亲人都帮助不了!于是我萌生了最坚决的念头,心里立下了一个愿:“此生只要还能做一件事,就是用自己熟悉的技术,让天下人看病不那么难……” 于是我创建了微医集团,开始了互联网医疗的探索,一干就是九年。

心的力量都是从你的志愿开始的,这个愿不断的被浇灌和成长。回顾九年的历程,我们取得了一些成就:

我们看到老百姓看病不方便,于是就做了挂号网,让百姓能少排点队,少吃点苦。

我们发现老百姓来回在看病的路上奔波,但是却只有几分钟和医生交流的时间,于是我们创办了乌镇互联网医院,让医生和病人远程合法的看病。

我们发现,医疗支付是关键环节,老百姓的看病流程中离不开用医保支付医药费用,于是我们努力探索医药和医保的数字化升级,并不断培育自己成为数字化健康维护组织的各项能力。

我们就是这样一直做着,之所以能快速成长,就是与圣贤思想“暗合道妙”。然而再进一步的接触圣贤思想后,我们开始理解到,解决一个行业最核心的问题,是对行业最实质的贡献。

到底什么是最实质的贡献?

2018年初,我有幸牵手了圣贤。在中华文化的学习过程中,我才深刻地知道,我们能为社会做的最大贡献,是真正深刻地去解决行业最难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激发行业内用户的能量和心力,唤起医者仁心,药者良心,患者安心,让医疗重归光明,这才是最实质的贡献。我们开始不再停留于利益亿万民众身体的健康,还要去利益和建设亿万人民的心灵。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真正沉下心,沉到行业的水底去思考,这个行业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当我真的沉下心来才发现,这个行业今天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其实根本的底层是机制和体制,而要破解机制和体制问题的核心是我们心灵品质的高低。

第二步,深入扎根做强基层。我们6亿多农村百姓的医疗基本保障条件、药品的基本供给是不具备的。如果不能够把基层医疗的网点做扎实,我们14亿老百姓的健康底气是构建不起来的,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本来就缺医少药,老百姓有病就拖,小病拖成大病,慢病拖成重病,到最后一个人的病,把一家人重新拖回贫困。简单举个乳腺癌的例子,如果早筛早发现,三千元就好了。但是如果拖到后面,一个家庭进去医保支付是三四十万。这就是我们面临的挑战。

我们也很荣幸,我们牢牢记住中华圣贤的教诲,如果能够利益最多的人,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和最大的福报。

我们原本只想解决看病难的问题,最后一步步走到了为社会解决重大问题的路上:医疗体制、医患信任、百姓脱贫……。我们更进一步明白了,乡村百姓不仅仅是要脱贫,更需要乡村振兴。振兴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振兴,更需要精神层面的丰收。

我们通过健康脱贫,让患者摆脱了病痛之苦,再依托这种满怀信任的心与心的链接,落地三小时工作坊,在心上给村民打开了一扇大门,用明心净心的功夫唤醒他们,让他们深入体证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利益他们心灵品质的成长、生命能量的激发,为他们种下自强不息的种子,并形成稳定可持续的裂变机制,让他们持续被中华文化滋养,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

行业的改革是什么?是改心。扶贫的关键是什么?是扶心。

2年来中华文化的学习,我们更好地读懂了这个时代,读懂了中华文化的世界观——“世界大同天下一家”,读懂了当代时代命题的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只有勇于报效祖国,为国担当,利益百姓人心,才是无愧于人民的老区儿子。

【责任编辑:舒靓】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