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与中国打交道的美国商人近来在政治上都十分注意,纷纷给自己的生意“去政治化”,但脸谱公司的老板马克·扎克伯格却反其道而行之。
在上周乔治城大学的一次演讲中,他第一次承认脸谱进军中国市场的尝试以失败告终。这一表态仿佛立即启动了他头脑中的某些程序,几天内数次向中国开火。
他在演讲中称,进不去中国市场的一个必然结果是“我们可以有更多的自由去直抒胸臆,为我们信仰的价值观站台”;在周一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新闻节目采访时,他说公司已经发现了中国试图干预美国2020年总统大选的迹象;在周三,美国关于脸谱的虚拟货币开发计划的一次听证会上,他警告美国的金融监管机构:你们再拦着我们,中国就会在虚拟货币领域超越美国,美国价值观危矣!
在扎克伯格看来,世界上只有两种行为方式:美国式(更准确说,脸谱式)和错误式。他充分利用美国人对中国的固有成见,努力营造一种虚假的排他式选项:要么他的公司按他认为正确的方式做他想做的事情,要么就让中国模式和中国价值观统领世界。
但事实上,如果脸谱公司真能够成为美国价值观的象征,那么人们不禁要问:美国价值观里是否包含为了商业利益和政治投机,秘密盗取用户隐私?这一点在去年对脸谱的调查中扎克伯格自己都是承认的,但想想美国的“棱镜计划”也就释然了,确实匹配。
美国价值观是否包含用社交媒体,公然支持由美国政府暗中资助的所谓反对派在一个又一个主权国家兴风作浪,最终去安插亲美的代理人?这一点上脸谱公司还真是服务周到,毕竟北非、中东、拉美、中亚、非洲都不缺实例。在香港问题上,脸谱公司的嘴脸无须多言,吃相并不好看。
如果没有进入某国市场,正常的企业家都要自检一番,看下哪里做得不好。但不正常的企业家就会迫不及待地爬上道义高地抨击别国。
去年数据隐私泄露的调查直指他公器私用的弊病。他也是见招拆招,让广告定位算法、新闻消息算法透明公开。算法公开名声很好听,仿佛公开了算法就可以接受公众监督。但这带来的实际变化是:脸谱把原本偷摸投放的政治广告行为公开透明化,明码标价地买,同时本着言论自由方针,不对政治广告进行实施核查(政治的谎言也是政治,在他的操作手册里是这样定义的)。这与百度把广告标出来,广告收入依旧,搜索质量依旧让人乍舌一个道理。
这样一来,他既可以摆脱针对他与政治盟友串通的指责,还可以把支持言论自由的牌坊立起来。
脸谱在隐私信息保护和有害信息处理上却乏善可陈,除了加大财力人力的投入,他并未拿出好的办法。最后决定哪些是有害信息,还是根据他的个人喜好。支持香港暴乱就是支持自由民主,应该保留,置顶;支持香港警察执法的,就是支持专制和奴役,必须禁言,销户。这就是扎克伯格对有害信息的界定和处理。
反讽的是,他针对中国的批评恰恰正是在制造分歧和隔阂,违背了他嘴里的互联网精神,按照他的本本主义,这算不折不扣的有害信息。但仅仅因为他骂的是中国,他的骂在平台上就成为一种正义行为。有害信息瞬间变成了正义之声。
到底是谁给扎克伯格合法和民主的名义,对用户发布信息进行这样的过滤、组织和审判?这种媒介审判获益方是受众吗?还是合脸谱公司?亦或是其结盟的政治利益集团?
如果本文就此结束,就把扎克伯格说得像个政客了,失真了。坦白说,真正让扎克伯格如坐针毡的是字节跳动公司的TikTok应用在全世界范围内攻城略地,尤其在美国也势如破竹,其总下载量已经远远超越脸谱旗下的所有应用,日活量超过脸谱也只是时间问题。
扎克伯格有关中国威胁论的一切虚张声势,本质上都是为了施压美国的政治集团,让他们采取种种非常规措施把来自中国的TikTok扫地出门。所以他针对中国的演讲绝不是说给中国听的,是说给美国的议员和政客们听的。
价值观差异只是他的癣疥之疾,来自中国的商业竞争才是他的肘腋之患。技术上一时落后,毫无办法,就举起意识形态的大棒。在这一点上,脸谱公司和当下的美国价值观又一次完美契合。
扎克伯格游走于在美国化的脸谱和脸谱化的美国之间的那种从容和自然,与他三年前在天安门广场晨跑时的闲适和自信一样,都给所谓的自由戴上了一副虚伪的枷锁,散发的铜臭,隔着屏幕都直刺鼻孔。
在社交媒体时代,反思社交媒体是一种革命行为。
(本文原载于中国日报旗下微信公众号“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