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1场现场
中国日报9月25日长沙电(记者 冯志伟)今天上午,湖南省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湖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1场,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介绍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凝心聚力建设美丽开放幸福新湘西”的发展成就。湘西州委副书记、州人民政府州长龙晓华,州委副书记廖良辉,州人民政府副州长李平出席并答记者提问,湖南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姚伟红主持新闻发布会。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湘西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历史性成就。按照可比价格计算,2018年湘西州GDP是1952年的62倍,工业增加值是1952年的406倍,财政总收入是1952年的1846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978年的68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997年的6倍。70年前的湘西,偏远闭塞、贫穷落后、民生凋敝,素有“中国盲肠”之称;今天的湘西,繁荣开放,百业兴旺,人民幸福,集风光美、生态美、文化美、人性美为一体,朝着建设美丽开放幸福新湘西的目标大步前进。
摆脱千年贫困,迈进了小康湘西的新时代。
70年来,湘西州由贫穷落后走向脱贫致富,即将摆脱千年贫困,实现全面小康。2013年,全州上下把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大力实施精准脱贫“十项工程”,探索出了以十八洞村为样板可复制可推广的精准扶贫好路子。五年多来,全州累计减贫55.43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1.93%下降到4.39%,农民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湘西州进入了减贫人口最多、农村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增收最快的历史时期。
呵护绿水青山,擦亮了绿色湘西的新名片。
湘西州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是长江经济带重要生态屏障。深入开展绿色湘西建设,累计封山育林1328.8万亩,森林总面积由1957年的446万亩增加到1319万亩,人均4.39亩,全州森林覆盖率达70.24%,2018年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率先获评“国家森林城市”。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农村产业面积达到380万亩,农村人平产业面积1.55亩,建成了全球最大富硒猕猴桃基地、中国最大的椪柑和百合基地,是中国“黄金茶”之乡和全国优质烟叶基地,“湘西香伴”系列绿色生态有机富硒农产品享誉海内外。文化旅游产业迅速崛起,2018年全州接待国内外游客5138.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41亿元,人均旅游收入1.47万元,成为全国旅游高增长和十大旅游热点地区。文旅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6%,居全省第二。今年,湘西申创世界地质公园已经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现场评估,又将增添1个世界级品牌。
完善基础条件,谱写了开放湘西的新篇章。
70年来,湘西州彻底打破了基础设施瓶颈,实现了封闭落后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巨变。1950年至2018年,湘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77亿元,特别是近10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9.4%。湘西州加快推进立体交通网络建设,公路通车里程13028公里,通高速里程481公里,实现了县县通高速、乡乡通水泥(沥青)路、村村道路硬化。铜仁凤凰机场竣工使用, 黔张常快速铁路今年将建成通车,湘西机场2020年实现通航,张吉怀高铁2021年实现通车,即将步入高铁、航空时代。湘西州加快水利能源建设,全州水利防洪、排涝、灌溉、供水四大体系逐步健全,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基本解决,基本形成了以220千伏系统为骨干、110千伏系统覆盖全州的电网体系。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实现了4G信号全覆盖。我们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四宜城镇,全州城镇化率达到46.5%,建成了具有民族特色、山区特征、时代特点的新型城镇体系。
依托资源优势,走出了活力湘西的新路径。
湘西州以文化旅游、食品加工、现代农业、健康养生、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商贸物流、绿色矿业等10大产业为重点,着力建链强链补链,基本形成了以特色现代农业为基础、生态文化旅游业为主导、现代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为支撑、电子信息和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为先导的新型产业体系。湘西州建成了1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2个省级高新区、7个省级工业园区。2018年成功获批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湘西经济开发区被评为中国湘商十大最具投资价值经济园区。加快政务服务网络建设,“智慧湘西”建设处于全省前列,搭建了全州统一的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完成“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接入。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全面压缩企业开办时间,降低制度性成本,营商环境进入全省第一方阵,湘西州已经成为武陵山区开发开放的热土。
民生事业建设,呈现出幸福湘西的新景象。
70年来,湘西州始终持续加强民生事业建设,实现了民生艰难到人民幸福的历史性巨变。围绕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深入推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落地生根,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积极推进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民办教育,建立了从幼儿教育到大学教育的完整教育体系。2018年,湘西州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是1958年的94倍,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9%,初中年巩固率为99.3%。我们积极改善医疗卫生条件,2018年湘西卫生机构和病床数分别是1950年的247倍和150倍,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87.2%。着力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新农合、新农保、城镇居民医保、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深入推进城乡同建同治、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和“互助五兴”基层治理模式,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