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那些事儿】“天机芯”登上《自然》封面 外媒:世界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芯片大有玄机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9-08-01 16:51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08-01 16:51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自然》杂志封面截图

中国日报网8月1日电 今天,中国科研团队研发的“天机”芯片登上了世界顶级学术杂志《自然》封面。这款中国芯片是世界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芯片,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既可支持脉冲神经网络又可支持人工神经网路的人工智能芯片。

《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的形式介绍了清华大学教授施路平团队研发的类脑计算芯片“天机芯”。这篇题为《面向人工通用智能的异构天机芯片架构》(Towards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with hybrid Tianjic chip architecture)的论文介绍称,“天机芯”是一款新型人工智能芯片,结合了类脑计算和基于计算机科学的人工智能,是世界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芯片。

《自然》报道称,发展人工通用智能主要有两个主要方向。一种基于神经科学,试图构建与大脑极为相似的回路。另一种基于计算机科学,让计算机运行机器学习算法。施路平和他的同事们展示的“天机芯”将两种方法集成到一个融合平台,天机芯有多个高度可重构的功能性核,可以同时支持机器学习算法和现有类脑计算算法。

研究人员用一个自动行驶自行车系统验证了这一融合芯片的处理能力。视频中,搭载该芯片的自动行驶自行车展示了自平衡、动态感知、目标探测、跟踪、自动避障、过障、语音理解、自主决策等功能。

这辆真正的“自行车”很优秀

美国《纽约时报》评论道,配备了人工智能芯片后,这可能是最接近独立思考的自动行驶自行车。

文章称,在新型处理器的帮助下,机器可以更有效地学习更复杂的任务,并更好地执行这些任务。由于每个人造神经元是按需放电,而不是连续放电,因此神经形态芯片比传统处理器消耗的能量更少。而且,由于它们的设计初衷是在短时间内处理信息,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这可以让系统从更少的数据中实时学习。

《纽约时报》报道截图

在视频中,自行车能够高效运行软件来处理特定的任务,包括识别语音和躲避障碍,这对使用电池动力的汽车很重要。研究人员认为,未来自动驾驶可以边开边学,只需要几分钟的经验。

天机芯中国造

美国《麻省理工科技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称,这款摇摇晃晃的自动行驶自行车可能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它象征着中国在先进芯片设计方面日益增长的专业技能。

报道称,天机芯也暗示了中国在提升自己的芯片设计能力方面取得的进展。尽管距离制造最先进的计算机芯片仍有差距,但中国研究人员证明,他们也可以制造出专业的人工智能芯片。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报道截图

另据《中国科学报》报道,2015年,第一代“天机芯”问世。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清华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裴京介绍,“第一代芯片的体积约为110纳米,只是个DEMO(小样)。”

经过不断改进设计,2017年团队研发了第二代“天机芯”芯片。

天机芯片单片(左)和5x5阵列扩展板(右)。图片来源:清华大学官网

第二代“天机芯”具有高速度、高性能、低功耗的特点,体积缩小至28纳米。相比于当前世界先进的IBM的TrueNorth芯片,其功能更全、灵活性和扩展性更好,密度提升20%,速度提高至少10倍,带宽提高至少100倍。

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清华大学博士邓磊表示,目前该技术已经有一定基础,除自行车外,发展的相关技术可直接拓展到自动驾驶、无人机以及智能机器人等应用上,研究成果也为学界提供了一个发展人工通用智能的平台和思路,将能促进人工通用智能研究,从而赋能各行各业。

(编辑:齐磊 刘世东)

 

 

【责任编辑:齐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