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为什么“吃力不讨好”?改革创新任重道远

夏天到了,又有一批高三学子从高考压力中“解放”出来,欢欣鼓舞地奔向梦想中的学校,畅想着拥抱课业压力稍稍轻松的大学阶段。扬州大学副校长、外国语学院教授俞洪亮上海交通大学常辉教授则从学生实际英语水平角度进行了数据上的论证。

大学英语教学为什么“吃力不讨好”?改革创新任重道远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07-26 16:16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夏天到了,又有一批高三学子从高考压力中“解放”出来,欢欣鼓舞地奔向梦想中的学校,畅想着拥抱课业压力稍稍轻松的大学阶段。然而一进入开学季,许多人将首先面临一个“惨痛”的现实:虽然挺过了高考英语,但前方还有四六级考试等着你。

大学英语是我国大学本科阶段的必修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尤其是英语听说能力,以便学生在今后的学术和工作中能够更好地进行国际化交流。然而这门重要课程在实践中的效果却似乎并不尽如人意。那么,为什么现阶段本科阶段英语课程会存在“吃力不讨好”的现象呢?

7月26日下午,在2019国际英语教育中国大会“大学英语教育”分会场上,扬州大学俞洪亮教授认为,面对大学英语课程的争议,作为主要责任人的教育者们必须积极寻求改变。在大学阶段英语教育者应当教些什么,应当以怎样的方式教?这两个问题是重中之重。现行英语教育体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对于教师资源和学生精力的不合理消耗;二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依旧把英语视作应试工具,把“通过考试”作为学习英语的终极目标;三是大学英语教师的地位亟待提高;四是大学英语教育目标不明,我们应当把学生培养成向英语母语者看齐的语言学习者,还是应提高他们作为第二语言使用者的综合能力?大学英语应当作为一门普通课程还是通识教育的一部分?

对此,俞洪亮教授表示,在中国新一轮的高等教育改革中,大学英语从传统必修课程转变为本科阶段通识教育的一部分是势在必行的。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除了日常交流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思维方式的多元化、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语言本身不应只是沟通工具,仅以语言的流利程度来衡量交流的有效性也是不可取的。从现实角度看,中国学生很难达到英语母语者的水平,而我们也完全没必要对此作出不切实际的要求。换句话说,英语教育者应当转变思维,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变为更加注重学生作为外语使用者的综合能力培养。



扬州大学副校长、外国语学院教授俞洪亮


上海交通大学常辉教授则从学生实际英语水平角度进行了数据上的论证。他选取了部分上海交通大学英语水平考试成绩作为采样,发现只有极少数大学生在大学英语课程结束后可以达到“优秀”,即熟练掌握英语,能轻松理解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所有听说内容。而对比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和六级考试结果,常辉指出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并未达到社会普遍期望值,尤其听说能力是薄弱环节。由此看来,大学英语课程具备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而其改革与创新任重而道远。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常辉

(黄雪萌)

【责任编辑:张天磊】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