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科技活动周 “科学之夜”在京举行

2019年全国科技活动周 “科学之夜”在京举行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9-05-26 13:42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19-05-26 13:42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5月26日电(记者 张之豪) 5月24日晚,在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合唱团的嘹亮歌声中,备受关注的2019年全国科技活动周重大示范活动“科学之夜”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拉开帷幕。此次“科学之夜”,在充分展示中国科学院科研原始创新和重要科技成就的同时,针对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科技日益多样化的需求,运用多种现代展示手段技术,强力推出了二十余项充满科学性、体验性和互动性的趣味亲子科学嘉年华活动。

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科学技术部引进国外智力管理司主办,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承办,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行政管理局、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正大综艺•动物来啦》等多家单位联手协办。

简短的启动仪式之后,随着合唱团《歌唱祖国》大合唱歌声的响起, “科学之夜”开启了一场知识性强、妙趣横生、让孩子们欢声笑语的科普之旅。

互动体验,玩转科学嗨翻天

寓教于乐,玩转科学。在科普教师和志愿者的指导下,孩子们或亲手制作奇妙的候鸟旋转立体书、或尝试制作精美的昆虫标本、或亲身体验博物馆的寻宝之旅,在见证奇妙生物世界的同时,也获得了艺术家、小侦探般的成就感。

著名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墨子号”和“慧眼号”卫星、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这些科技明星都可以在 “科学快车”中找到他们的“身影”。球幕影院里的科学小电影,让小朋友们惊呼连连。

在Maxwell创新科普实验园里,小朋友们亲手制作摩擦纳米发电机,体验到前沿科学技术的震撼。在“走进奇妙的化学世界”活动中,大家跟随北京化工大学的戴维教授见证了化学世界的神奇。

同时,在活动现场还有“牛奶烟花”、“指纹探案”、“鉴别墨迹”、 “眼疾手快”、“一分钟有多久”、“微表情连连看”、“显微镜观察”等有趣的科普产品互动体验,小朋友们从中感受到了科技的神奇魅力。

科普对话,精彩连连

中央电视台“动物来啦”栏目主持人王雪纯与张劲硕博士、杨毅老师,带来了一期科学之夜专属版的“动物来啦科学对话”节目,让小朋友们现场感受到动物知识的魅力和快乐,欢声一片。

在“科普作家面对面”活动里,小朋友与他们喜爱的科普大咖、科普图书作者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选择购买自己喜欢的图书,并请作者亲笔签名,激动不已。

本次活动中,还安排了多项科普讲座,让小朋友们有机会了解不同学科领域原汁原味的科学知识。动物研究所孙悦华研究员的《鸟类行为趣谈》,国家天文台苟利军研究员的《凝望黑洞,从第一张照片说起》,浅显易懂、风趣幽默的讲解,激发了小朋友们的科学兴趣。编程闯关通过闯关式的游戏设计把枯燥的编程知识化整为零,使得编程学习不再存在门槛。

大开眼界,揭开科学神秘面纱

除了丰富多样的互动活动之外,科普参观也必不可少。

国家动物博物馆展示馆的濒危动物展厅、鸟类展厅、昆虫展厅、蝴蝶展厅,以及微生物所的“真菌与人类”科普展厅都有专业讲解员带领观众参观。平时由于保藏条件无法对公众开放的标本馆中的昆虫、鸟类和兽类标本分馆以及干细胞与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此次活动中也向观众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爱国+科学,种下科技报国的种子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爱国的信念是中国科学精神传承的核心。今年的“科学之夜”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其中,依托刚刚建成的位于国家动物博物馆三楼的中国科学院“信念•传承•奋斗”党员主题教育基地,弘扬老一辈科学家爱国奉献的家国情怀,宣传优秀中青年科学家代表科研报国的先进事迹,激励广大青少年爱党、爱国,把自己科技的梦想和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相融合,让科技报国的种子生根发芽。

两个多小时的快乐时光过得飞快,活动结束时小朋友们都感觉意犹未尽,仍然充满活力和好奇。他们跟着爸爸妈妈走在回家的路上,不时回头张望,依依不舍地带着科学的梦想离开“科学之夜”的活动现场。

自2017年起,中国科学院与科技部共同举办全国科技活动周重大示范活动——科学之夜,旨在激发公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浓厚科学兴趣和创新热情,让公众感受不同领域科学的魅力。同时,宣传和传承科学家精神,传播正能量,营造良好的科学氛围。

( 张之豪)

【责任编辑:高琳琳】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