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3月25日电(记者 杨泽坤) 3月25日,自然资源部举行《关于压缩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的通知》政策吹风会,自然资源部副部长王广华表示,到2019年底全国一般不动产登记和抵押登记将分别压缩到10个和5个工作日。
王广华表示我国东部地区已经达到设定的2019年的工作目标,中西部地区2018年一般登记业务和抵押登记业务都能分别在15个和7个工作日内完成,今年业务办理时间将通过信息共享、流程集成、人员集成等方式进一步缩短。
为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压缩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的通知》。通知指出,要进行全流程优化,压缩办理时间,切实解决不动产登记耗时长、办理难问题。
通知提出,2020年底前,全国所有市县的一般登记业务和抵押登记业务力争全部压缩至5个工作日内。为实现工作目标,通知明确了三大目标,一是采取信息共享集成的方式,实现部门间信息互通共享;二是采取流程集成方式,实现相关职能业务部门业务网上整合衔接;三是采取人员集成的方式,实现相关职能部门集中办公。
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19年营商环境评价报告,我国登记财产指标在全球190个经济体中的排名,由41位提升至27位。但一些地区不动产登记耗时长、办证难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为此,自然资源部进一步加强部门协作,推进信息共享,总结吸收地方经验做法,对共计95种不动产登记类型进行梳理,重点对其中流程相对复杂、业务办理量大的26种类型,分别优化了从开始办事到领取证书全过程的不动产登记流程。
2017年底,自然资源部全面实现了不动产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四统一”的改革目标,建立和实施了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2018年6月至9月,自然资源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关于不动产登记窗口作风问题的专项整治活动,以作风建设推动解决不动产登记办理难、耗时长的问题。
截至2018年底,全国3014个大厅、40068个窗口、8万多名窗口工作人员,每天为40多万企业和群众及时提供登记和查询服务,首次、转移、变更等一般登记业务由法定30个工作日压缩到目前多数地方的15个工作日左右、抵押登记业务7个工作日左右。
(杨泽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