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 党的光辉照耀雪域高原
  • 瞰中国|最·西藏 醉·西藏

“从内心感恩党”——“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见闻

克松社区党支部书记边巴次仁介绍,西藏民主改革之前,克松社区叫克松庄园,是旧西藏大农奴主索康·旺清格勒在山南的六大庄园之一。1959年,克松是西藏第一个进行民主改革的村子,因此被称为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详细>>

西藏民主改革的伟大实践及历史启示

历史,犹如黄河波涛,涤荡腐朽,孕育新生。20世纪50年代,当奴隶制、农奴制、黑奴制已为现代文明所彻底唾弃之时,在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犹如人类文明肌体上的一块疮疖,羁绊前进的脚步。详细>>

行走在光明大道上:顿久老人的“国旗情”

“每当我抬头看见悬挂在自家屋顶上的国旗,心里就感觉特别舒畅。从1971年起,每年的国庆、藏历新年等重要节日,老人都坚持将一面亲手缝制的崭新国旗悬挂在自家屋顶。详细>>

焦点新闻 详细+

仁增曲珍:旧西藏“野崽子”成了新西藏“小老师”

西藏民主改革以前,仁增曲珍的父母是昌果庄园的差巴。西藏民主改革后,仁增曲珍获得人身自由,分到土地和牛羊,上了5年学,当了6年教师,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村干部,目前还在担任刘琼村村务监督员。

翻身农奴、日喀则市康马县少岗乡朗巴村宗吉:“共产党让我获得了新生”

82岁的宗吉老阿妈坐在自家客厅的藏式沙发上,回忆着旧西藏的黑暗与苦难,那些为庄园主夫人当女佣的日子,至今记忆犹新。那一年,宗吉22岁,一次,庄园主和夫人带了大量贵重物品去拉萨,宗吉负责保管,因少了几件瓷器,夫人罚她十几天不准吃饭。

西藏芒康县发掘新“非遗”项目卤水桶制作技艺和盐民故居

近日,西藏昌都市芒康县文化资源普查员在加达村寻访民间艺人旦增赤列时,意外发掘了新的“非遗”项目——卤水桶制作技艺和盐民故居。寻访中,民间艺人旦增赤列向普查员讲述了加达盐民故居的历史故事,并现场展示了自己制作卤水桶的过程。

鲁朗镇旅游业的两次升级

由于小镇刚建立不久,内部商户处于创业初期,鲁朗景区管委会对符合条件的商户提供了多项扶持政策。2014年,作为鲁朗镇扎西岗村的致富带头人,平措大叔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微视频系列片《沧桑话巨变》第六集:生命之源 山川之魂

西藏境内流域面积大于5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6418条;流域面积大于1万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8条;水域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共有816个;湖泊总面积占全国湖泊面积的30%。为纪念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中国西藏网特推出8集系列片《沧桑话巨变》。

记录60年 “西藏民主改革60年系列图书”出版

为纪念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昨天上午(3月31日),由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西藏民主改革60年系列图书”首发式在北京举行。

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馆开馆

3月28日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日。作为西藏百万农奴从黑暗走向光明的见证,近1年筹备修建的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馆同日在拉萨开馆。为了更好地铭记这段历史,筹建一所百万农奴解放纪念馆也成了很多人的心愿。

发展成就 详细+

命运,在历史的今天改变!——庆祝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大会侧记

来自拉萨市城关区夺底街道维巴村的曲色组组长洛桑平措,作为翻身农奴代表,满怀激动地走上主席台发言。3月23日,拉萨市西郊安居苑内,各族群众载歌载舞,庆祝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详细>

分析评论 详细+

牢记苦难历史 珍惜幸福生活

如果说西藏千百年来的历史是一部厚重的书,那么过去的这60年,就是书页里波澜壮阔、最为华彩的篇章;毋庸置疑,西藏实行民主改革以来的60年,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60年,也是各族群众当家作主、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充分享受各项政治、经济、文化权利的60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