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光明大道上——纪念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
捧起一把刚撒下种子的泥土,今年72岁的索朗顿珠老人深深吸了一口泥土的气息。春回大地,新的希望开始孕育。然而,60年前的他从未在这片土地上感受过春暖花开的舒畅和惬意,寒冷贯穿着一年四季。
“我从8岁开始就在克松庄园里为农奴主干活。早晨五点半起床,一直干到晚上收工,一天的报酬只有1升糌粑。全家吃不饱、穿不暖,只有干不完的活和还不完的债。”1959年3月28日,中国共产党在西藏实行民主改革,打破了封建农奴制的枷锁,索朗顿珠一家终于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日子开始越过越好。
克松社区位于西藏山南市乃东区,是旧西藏农奴主索康·旺清格勒在山南的6大庄园之一。1959年西藏平叛后,克松是西藏第一个进行民主改革的村子,因此被称为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1959年12月2日,民主改革工作组在这里成立西藏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此后,克松村相继建立了西藏第一个农民协会、第一个人民公社、第一个完全小学。
克松能够成为西藏“民主改革第一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里的农奴受压迫程度很深。年近80岁的拉珠老人还记得,当年农奴主十分嚣张地告诉全村人:“只要我高兴,我可以把你们捏成泥,也可以把你们揉成绳系在腰上。”拉珠正是当年农奴主口中的“泥和绳”,不过今天他却成为村里的富裕户。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记者,过去在农奴主的压迫下,农奴终年住在臭气熏天的牛圈里,成天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还要从早到晚地干活,许多人因为饥寒和劳累而死去。当时还是孩子的拉珠清楚地记得,他和成年人干一样的活,稍不如农奴主的意,就是挨一顿毒打。
1986年,拉珠在村里第一个大胆贷款买了辆翻斗车,跑起运输,每年收入好几万,日子一下子就红火起来。眼界开阔后,拉珠的思想观念开始发生转变。近年来,在克松村党支部的指导帮助下,拉珠果断转变经营方式,卖了翻斗车,购买中巴车跑起了客运。如今,拉珠一家拥有1辆油罐车、1辆东风牌卡车、3辆出租车、2辆中巴车,年收入达30多万元。在他新建的两层藏式小院,记者看到,一层是粮食和杂物储藏室,二层是客厅、卧室和厨房,总面积达360多平方米,大小房屋18间。拉珠老人现有5子3女和12个孙辈,生活其乐融融。
在村庄的一角,一个新搭建的五六百平方米的阳光温室内传来阵阵欢笑声,10多名中年汉子借着春播后的闲暇玩起了“打牛角”的传统健身游戏。围观的群众则一边喝着甜茶、一边吃着小吃不时为击中牛角的“运动员”鼓掌。一旁最开心的自然是这家运动场和餐馆的老板边巴。作为农奴的后代,今年58岁的边巴利用免费的健身项目招揽客人,将餐饮生意搞得红红火火。同时,他与大儿子成立了一家农民施工队,在山南周边从事建筑施工。全家年收入150万元以上,成为村里的富裕户。
“原来农奴劳动是为了庄园主,改革后劳动成果都是自己的,创造美好生活的想法被激发出来了。”居委会党支部书记边巴次仁说,从木犁、锄头到拖拉机、收割机,克松社区目前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解放出来的劳动力跑运输、外出务工,2018年全社区经济总收入3427.47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735.5元,是1978年的98.7倍。2017年,全村实现全部脱贫。
每天清晨,索朗顿珠老人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把曾孙边巴丹增送上幼儿园的校车,当年连自己签下卖身契约内容都不认识的他,对曾孙的最大期望就是“学有所成、报效国家”。边巴次仁介绍说,目前全社区幼儿园和小学的入学率达到百分之百,几十年来,克松社区已有400多人从各级各类学校毕业,投身在建设家乡的各行各业,目前仍有200多名学子在校就读。
今年3月28日,是西藏设立“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10周年。在索朗顿珠家的院子里,他的另一个曾孙身着一身金黄色藏装,骑着红色滑板车,在院子里四处玩耍,3月28日,小曾孙将迎来两周岁的生日。索朗顿珠为曾孙起名“朗卡”(藏语意为天空)。索朗顿珠说:“过去我们没有呼吸的自由。今天,在党的好政策下,孩子们的未来像天空一样广阔。”
(尕玛多吉 王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