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3月14日电(记者 石睿鹏 张莉)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广西也将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带动战略。《中国日报》在全国两会期间专访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他向记者介绍了广西如何构建全方位开放发展的新格局。
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西发展的潜力在开放,后劲也在开放。进入新时代,广西如何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走活开放发展这盘棋?
答: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广西开放发展,继2015年3月赋予广西“三大定位”新使命之后,2017年4月视察广西时又强调,广西有条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带动战略,加快构建“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南向方面,以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和获批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为契机,加快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全方位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在交通、信息、港口、园区、金融、内陆无水港等方面合作。北联方面,加快畅通联接贵州、重庆、四川、陕西、甘肃等地的大通道,把“一带”和“一路”在我国西部地区贯通起来,形成开放合作经济带。东融方面,全面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主动服务大湾区建设,接受大湾区辐射,对接大湾区市场,承接大湾区产业,借力大湾区发展。西合方面,联合云南等省份,加强与越南、缅甸、老挝等湄公河流域国家合作,大力推进基础设施的“硬联通”和政策、规则、标准的“软联通”,推动优势产能走出去,开拓新兴市场。形成了这样一个开放发展新格局,广西开放发展这盘棋就走活了。
问:前不久,国家正式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广西作为近邻,如何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的融合发展?
答:粤港澳大湾区是这次全国两会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也是国内外朋友非常关注的事情。两广自古就是一家,广西与大湾区毗邻,对接融入大湾区发展具有天然优势。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看,内地除了广东外,提到最多的就是广西。2018年,粤港澳地区对广西投资额达3380亿元人民币,各领域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广西要加快发展,必须加快“东融”,加强战略发展规划衔接,全面对接融入大湾区发展。一是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积极推动南宁经玉林至深圳至香港高铁、南宁经玉林至珠海高速公路、珠江—西江黄金水道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以高铁和高速公路为主、空运和水运为支撑的立体交通体系,畅通连接大湾区的交通“大动脉”。二是加强产业融合发展。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在继续承接好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等产业的同时,更加注重依托大湾区雄厚的科创资源,积极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CEPA先行先试示范基地、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等合作平台建设,依托珠江—西江黄金水道建设广西开放合作发展的增长带。三是深化其它领域交流合作。大力加强与大湾区在金融、生态环保、教育文化、专业人才、公共服务、社会公益事业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技术、服务,借助大湾区国际交往平台推动广西企业“走出去”,促进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问:这次全国两会将审议《外商投资法(草案)》,从开放的角度,您怎么看待这部法律?广西将如何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吸引外资?
答: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新起点上,制定出台《外商投资法》这部外商投资基础性法律,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的坚定意志和坚强决心,对于向全世界宣示我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历史大势的立场,展现我国始终奉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支持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主张,具有重要的标志性作用和意义。广西高度重视引进外资工作。截至2018年底,广西共有外资企业5333家,投资总额627.22亿美元。我们将结合贯彻落实《外商投资法》,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措施,进一步强化对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让八桂大地成为新一轮外商投资的热土。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大行动,全力降低企业税费和要素成本,积极帮助外资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大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着力提升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水平,为企业提供最优质、最高效、最贴心的服务。二是强化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对重点招商引资产业的支持力度,创新海外高层次人才激励保障措施,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大幅放宽外资准入限制,坚持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同等享受各项优惠政策。三是大力开展产业招商。发挥好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中国—东盟信息港等开放平台作用,深入实施产业大招商三年行动计划,聚焦大健康、大数据、大物流、新材料、新制造、新能源“三大三新”重点产业领域,着力引进一批建链、补链、延链、强链产业项目,重点引导外资企业投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
桂林山水甲天下,广西处处是桂林。欢迎各方朋友到广西参观考察和投资兴业,亲身体验壮美广西的独特魅力。
(石睿鹏 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