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归来獾子洞 沈阳法库又到“最佳观鸟季”

(沈殿成)记者3月12日从辽宁法库獾子洞国家湿地公园监测中心了解到,湿地迎来首批白鹤45只、天鹅100余只、雁类1.5万只,当地即将进入春季观鸟高峰期。法库 供图  法库在注重生态发展的同时,挖掘和保护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地域文化,白鹤文化与辽文化交相辉映。

白鹤归来獾子洞 沈阳法库又到“最佳观鸟季”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9-03-12 19:45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白鹤归来獾子洞沈阳法库又到“最佳观鸟季”

法库即将进入春季观鸟期。资料图。法库 供图

中新网沈阳3月12日电 (沈殿成)记者3月12日从辽宁法库獾子洞国家湿地公园监测中心了解到,湿地迎来首批白鹤45只、天鹅100余只、雁类1.5万只,当地即将进入春季观鸟高峰期。

据了解,法库将白鹤奉为“县鸟”。白鹤目前是众多候鸟中的旗舰型物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国际鸟类红皮书列为极危物种,也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动物,现仅存3000多只,每年迁徙至獾子洞国家湿地公园的有2000多只,数量占全世界70%,停留长达90余天,“飞时犹如云遮日,落时不见湖边草”,堪称世界奇观。

在湿地保护方面,法库通过有效保护和科学修复,显著提升了湿地自身的生态质量。辽宁法库獾子洞湿地公园于2018年8月31日完成了国家林业局的考核验收工作,并给予授牌。2019年计划在湿地内恢复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100余亩,栽植灌木林带300余亩,河滩治理100余亩,采购无人机、望远镜、对讲机等监测设备,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了湿地生态系统功能。

  法库将白鹤奉为“县鸟”。法库 供图

法库在注重生态发展的同时,挖掘和保护特色文化资源,打造地域文化,白鹤文化与辽文化交相辉映。辽代时期,法库就尊鹤、礼鹤、爱鹤,奉白鹤为神鸟仙鹤,是长寿吉祥福瑞的象征,至今还流传着“射蛇救鹤”“白鹤救主”的美丽传说。如今,法库在诸多城市建筑中都融入白鹤文化,白鹤大道、白鹤大桥、辽风小镇、白鹤幼儿园、东湖中学城、辽代风情小镇等深入城市肌理,尤其是境内的地标性建筑——白鹤楼,承载着辽文化博物馆功能,展示了白鹤故事与白鹤楼的传说、辽代壁画、大辽古乐、生态湿地与白鹤物种等。(完)

(沈殿成)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