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30块钱买了两条裤子。”1月30日下午,记者刚出六道口地铁站,就见到几位女士手里拎着大包小包乐呵呵地走。五道口服装市场31日退市的消息传出去后,很多顾客都赶在关门前来淘换好东西当年货。
下午四点半,尽管还有不到一个小时市场才关门,顾客们还是一拨又一拨不停地往里挤,刚进入市场,满眼都是“要钱不要货 撤摊清仓狂甩”等字样,摊主都甩开腮帮子叫卖。大爷大妈们拉着小车、拎着大包小包,围在各个摊位细心挑选着商品。
市场从一层到四层有不少摊位已经撤走了,部分摊主甚至把夏天的拖鞋都拿了出来。有的客户看见是亏本狂甩,干脆不停的往下砍价,为了买一双鞋往来四次,最后把摊主惹恼了,原价280元的鞋50块钱就卖给了他。
记者转了两圈,发现还有几位摊主在角落里躲清静,谈论着曾经辉煌的时候四层小楼里是如何容纳下800多个商户的。
“这两天结束,我就把卖不出去的货退回厂家了。”一位摊主告诉记者,他从市场还在学院路的时候就已经在这里做小买卖了,大致算下来也有小20年了。据他讲,以前这里主要的消费人群一直都是学生,所以大部分商家的定价也不高,也没多少利润,现在要撤摊了,又来了很多老年顾客,他们很会砍价,大部分摊主为了省事选择挂上“谢绝议价”的牌子,把货原价卖出去。“这里已经走了一部分店铺了,估计今天晚上下了班又会走一部分。”摊主说已经买好了回家的火车票,还在朝阳的一个大商场里为自己租了个摊位,过完年就搬进去。
在老商户离开的同时,也有很多新面孔入驻进来。“他们是专职做甩卖的,东西不太好。”一位准备退休的老商户告诉记者,每年春节前商家们都要把卖不出去的货退还给厂家,甩卖的事倒是无关紧要,只是很多人为了省事,选择成本价交易。但现在扶梯口的很多正在叫卖的旺铺,其实都是一些厂家以每月5000—7500不等的价格租下来的,再雇人来这里叫卖,就是为了趁着“退市甩卖”的时候捞一笔。“客人这时候‘趁火打劫’,他们也来掺一脚。”老商户说。
“可能东西旧了点,但不一定是假货。”一位住在附近的顾客介绍,自己平时都选择网购,很长时间没见过这么多人来市场了,今天她也是来图个热闹,一下子就卖了两兜子,花了一千多。而这里大部分店家表示曾经都试过做网店,可网站的规矩就是“想要排名靠前就要多给钱”,再加上租着摊位,本来就不高的利润根本禁不起折腾。而现在不租摊位了,他们不少人选择直接回老家开网店,还能有更多的时间陪家人。
据工作人员介绍,明天下午14时以后将不会再允许顾客进入。闭市后市场也将开展清理工作,为日后的转型升级做准备。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浩雄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林晖
(王浩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