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来了!天气“冻人” 年味儿愈加浓郁

“过了大寒,又是一年”一句农谚,说出大寒节气的时间特点。在民间,虽然大寒时节天气依然寒冷,但由于临近新年,人们往往开始忙碌着准备做一些除旧布新、备办年货之类的事情。中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

“大寒”来了!天气“冻人” 年味儿愈加浓郁

来源:北青网 2019-01-20 05:2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来源:中国新闻网

“过了大寒,又是一年”一句农谚,说出大寒节气的时间特点。在民间,虽然大寒时节天气依然寒冷,但由于临近新年,人们往往开始忙碌着准备做一些除旧布新、备办年货之类的事情。

年味愈加浓郁之中,大寒都有哪些有趣的习俗?

“大寒”意味天气极冷

每年公历1月20日前后,当小寒过去15天后,即为大寒。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00°。

“大寒”这个名字有啥寓意?《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解释道:“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极言大寒之冷。

中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其中第三候尤其能说明大寒的气温极低:此时,水域中的冰能一直冻到水中央,且又厚又结实。

从这些记载来看,“大寒”似乎应该比小寒时期更冷一些。但实际上,由于此时已经接近春天,所以反而有可能不像之前那么寒冷。

二十四节气与农事活动有着密切联系。大寒里,各地农活依旧很少。按照历法来说,由于立春多数时候在新年后,大寒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所以也有“大寒迎年”的说法。

1 2 3 下一页   >>|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