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4 20:48

【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文明行】江西靖安:“制度+科技” 共同守护绿水青山

青山不老树为本,绿水长流林是源。近年来,我国全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制度,精心呵护好绿水青山。

详情链接>>

2019-11-14 20:47

【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文明行】江西靖安:能量大、作用多 这座抽水蓄能电站不只是个“蓄电池”

在江西省西南部蓊蓊郁郁的大山里,有这样一座“一体多效”的庞然大物,它被称为“超级蓄电池”,有蓄能发电、调峰填谷的作用,也为防污减排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更是周边地区防汛抗旱的好帮手。

详情链接>>

2019-11-11 16:42

【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文明行】近10年人工改造的采煤塌陷区让贾汪变“真旺”

“我们这里原来是采煤塌陷区,以前这环境不好年轻人也不想在本地呆着,都外出工作了。11月9日,“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文明行”采访团来到了江苏徐州贾汪区,实地探索了由采煤塌陷区改造成的国家湿地公园。

详情链接>>

2019-11-11 16:42

【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文明行】安徽黄山:三轮生态补偿机制后的新安江

“源头活水出新安,百转千回下钱塘。2018年10月中旬,皖浙两省正式签订2018-2020年的新一轮试点,两省每年各出资2 亿元,共同设立新安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资金,生态补偿机制进入巩固阶段。

详情链接>>

2019-11-11 16:41

江苏邳州银杏甲天下 "时光隧道"恍若秋天童话

世界银杏看中国,中国银杏看邳州。邳州市银杏湖位于官湖镇授贤村,沿沂河两畔有30万亩银杏林海,湖依银杏而生,银杏因湖而愈秀,故称之为银杏湖。银杏“时光隧道”  选择银杏,栽培银杏,折射了邳州人千年传承的生存智慧。

详情链接>>

2019-11-11 16:41

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

11月9日上午,“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文明行”江苏段的主题活动走进最后一站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景区,采访团现场体验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完美蜕变。

详情链接>>

2019-11-11 16:41

甘肃兰州:给“大水缸”加上“绿色屏障”

在兰州市西固水源地,河边一片片涵养林像一道道绿色的屏障,涵养着这方青山绿水。位于兰州市西固区岸门桥的兰州市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是兰州市主城区唯一饮用水水源地,沿河道总长度 20.24 公里,总面积 57.26 平方公里,日复一日滋润着300多万兰州市民。

详情链接>>

2019-11-06 20:54

生态环境部:多地生态环保“刮骨疗毒”催生转型“化学反应”

6月13日,第十四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在江西南昌举行。据统计,2017年、2018年中国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组织开展并命名表彰了两批共91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29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详情链接>>

2019-11-06 20:54

新华网评:向美丽中国进发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利用改革开放40年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我们就一定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建成美丽中国。

详情链接>>

2019-11-06 20:54

江苏:守护鱼米之乡的天然底色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费志良认为这得益于科学治理、精准治污的坚持。从废弃矿山到盆景一条街,从过去的卖石头到现在的卖风景,江苏宜兴张阳村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的特色产业。

详情链接>>

2019-11-06 20:53

湖南5年城乡环境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逾1200亿元

4月8日,湖南省推进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现场会在长沙召开。“今后一段时间,湖南要抓好实施安全供水、气化湖南、污水治理、垃圾治理、黑臭水体整治、智慧建设增效等六大工程,建立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库、路线图和时间表。

详情链接>>

2019-11-06 20:53

甘肃张掖“较真碰硬”传导责任压力 守护生态安全屏障

甘肃省张掖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素有“塞上江南”和“金张掖”之美誉。(资料图) 杨艳敏 摄  20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新中国成立70年甘肃省发展成就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张掖专场新闻发布会。

详情链接>>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文明行】江西靖安:“制度+科技” 共同守护绿水青山

青山不老树为本,绿水长流林是源。近年来,我国全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制度,精心呵护好绿水青山。 查看详情

【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文明行】江西靖安:能量大、作用多 这座抽水蓄能电站不只是个“蓄电池”

在江西省西南部蓊蓊郁郁的大山里,有这样一座“一体多效”的庞然大物,它被称为“超级蓄电池”,有蓄能发电、调峰填谷的作用,也为防污减排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更是周边地区防汛抗旱的好帮手。 查看详情

【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文明行】近10年人工改造的采煤塌陷区让贾汪变“真旺”

“我们这里原来是采煤塌陷区,以前这环境不好年轻人也不想在本地呆着,都外出工作了。11月9日,“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文明行”采访团来到了江苏徐州贾汪区,实地探索了由采煤塌陷区改造成的国家湿地公园。 查看详情

【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文明行】安徽黄山:三轮生态补偿机制后的新安江

“源头活水出新安,百转千回下钱塘。2018年10月中旬,皖浙两省正式签订2018-2020年的新一轮试点,两省每年各出资2 亿元,共同设立新安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资金,生态补偿机制进入巩固阶段。 查看详情

江苏邳州银杏甲天下 "时光隧道"恍若秋天童话

世界银杏看中国,中国银杏看邳州。邳州市银杏湖位于官湖镇授贤村,沿沂河两畔有30万亩银杏林海,湖依银杏而生,银杏因湖而愈秀,故称之为银杏湖。银杏“时光隧道”  选择银杏,栽培银杏,折射了邳州人千年传承的生存智慧。 查看详情

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

11月9日上午,“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文明行”江苏段的主题活动走进最后一站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景区,采访团现场体验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完美蜕变。 查看详情

甘肃兰州:给“大水缸”加上“绿色屏障”

在兰州市西固水源地,河边一片片涵养林像一道道绿色的屏障,涵养着这方青山绿水。位于兰州市西固区岸门桥的兰州市城市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是兰州市主城区唯一饮用水水源地,沿河道总长度 20.24 公里,总面积 57.26 平方公里,日复一日滋润着300多万兰州市民。 查看详情

广西涠洲岛的“海底小纵队”:摸清家底、修复珊瑚

天高云淡、碧涛拍岸,于广西北海国际客运码头乘渡轮出海,航行约90分钟,便来到广西沿岸海域最大的海岛——涠洲岛。”何精科说,管理站成立后,2016年曾组建专家团队来涠洲岛海域摸清家底,“探明的珊瑚种类有62种,各类奇形怪状、五颜六色的珊瑚让我倍感兴趣”。 查看详情

生态环境部:多地生态环保“刮骨疗毒”催生转型“化学反应”

6月13日,第十四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在江西南昌举行。据统计,2017年、2018年中国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组织开展并命名表彰了两批共91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29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查看详情

新华网评:向美丽中国进发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利用改革开放40年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我们就一定能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建成美丽中国。 查看详情

江苏:守护鱼米之乡的天然底色

江苏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费志良认为这得益于科学治理、精准治污的坚持。从废弃矿山到盆景一条街,从过去的卖石头到现在的卖风景,江苏宜兴张阳村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与旅游相结合的特色产业。 查看详情

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美丽中国

去年夏天,至少有20只野生鸟类栗喉蜂虎和蓝喉蜂虎在五源河湿地公园筑巢繁殖。五源河国家湿地公园内分布有427种植物、128种野生脊椎动物,包括水蕨、野生稻、原鸡等国家级或省级重点保护动植物。 查看详情

湖南5年城乡环境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逾1200亿元

4月8日,湖南省推进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现场会在长沙召开。“今后一段时间,湖南要抓好实施安全供水、气化湖南、污水治理、垃圾治理、黑臭水体整治、智慧建设增效等六大工程,建立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库、路线图和时间表。 查看详情

甘肃张掖“较真碰硬”传导责任压力 守护生态安全屏障

甘肃省张掖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素有“塞上江南”和“金张掖”之美誉。(资料图) 杨艳敏 摄  20日,甘肃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新中国成立70年甘肃省发展成就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张掖专场新闻发布会。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