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 查看详情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致敬英雄,讲述他们的事迹、推崇他们的精神,并推动表彰英烈、保护英烈的法律法规出台、施行,激励在全民中形成缅怀先烈、崇尚英雄的氛围。清明时节,让我们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致敬英雄的重要讲话,从中领略英雄气概、缅怀英烈忠魂、汲取奋进力量。 查看详情
各个历史时期涌现的一代又一代英烈,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之所系、情之所牵。4.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查看详情
清明之际,两则和英烈相关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接英烈回家、帮英烈寻根,在全社会形成了缅怀先烈、崇尚英雄的浓厚氛围。赓续英雄烈士的精神血脉,砥砺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勇于牺牲的意志品质,才能在民族复兴征程上写下我们这代人的奋斗和担当。 查看详情

如果不是去年来凤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在进行退役军人信息采集时偶然的发现,没有人知道,这位慈祥的老者,居然有着如此的赫赫战功。 查看详情
眼下,黄河岸边的河南封丘县万亩油菜花迎来盛花期,金黄色的花海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赏花踏青。在河南封丘陈桥湿地的千亩油菜花迎春绽放,从空中俯瞰,湿地水面上金黄色的花田错落分布。 查看详情
雪山处处埋忠骨——全国援藏展览馆里的清明追思 清明之际,在西藏林芝市鲁朗小镇揭幕的全国援藏展览馆里,记者重读孔繁森的日记,依然泪落满襟。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春回高原,欣欣向荣的西藏迎来八方游客,有不少人到访驻足全国援藏展览馆。 查看详情
在追思中学习感恩,推己及人,对别人、对社会心存感激,人与人之间就会充满关爱与同情。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清明,是古老的农事节气,同时也是取代古老寒食习俗的重要民俗节日。清明兼具人文和自然两大内涵,它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社会重大春祭节日。 查看详情
安徽省金寨县的革命烈士陵园。金寨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素有“红军摇篮、将军故乡”之称,在革命战争年代,金寨县共有10万英雄儿女为国捐躯。过去的烽火岁月,金寨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查看详情
既缅怀昨天也憧憬明天,既祭奠逝者也呵护新生,既留恋故乡也遥望远方,我们才能在慎终追远中护佑历史、希冀未来。清明时节,在亲近自然、品味春天的同时,不妨静下心来,于奉献与感恩、逝去与铭记、抚今与追昔的思辨中,为先辈缅怀,向历史致敬,朝未来出发。 查看详情
是追思和缅怀的日子。因为他们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脊梁。 查看详情
辽宁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这座陵园建于1951年,占地16万平方米,由抗美援朝烈士纪念碑、志愿军群雕、烈士墓群、烈士纪念馆和烈士纪念广场组成。下沉式的烈士纪念广场,是陵园里新建的部分,它建于2014年,落成之日也正是第一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安葬的时间。 查看详情
位于上海龙华古镇的龙华烈士陵园,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里曾是共产党人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殉难地,一大批共产党人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信仰的力量,罗亦农、苏兆征、彭湃等1700多名革命先烈长眠在这里。 查看详情
”浩荡前行的祖国,永垂不朽的英烈,以及血与火的历史锻造的精神与风骨,在清明这个日子,激荡起亘古绵远的家国情怀。清明融汇自然节气与人文风俗,彰显“天、地、人”和谐合一之心,顺应天时地宜、遵循自然规律之理。 查看详情
禁火扫墓、踏青插柳,清明是节气也是节日,是习俗也是传承。将亲情血缘延宕开来,清明还有更大的意义。” 清明,一个连接过往与当下、逝者与生者的节点,一个凝聚情感与力量、传承精神与信仰的日子,让我们尽情追忆与怀旧,为更美好的明天勇毅前行。 查看详情
今天,驻守在这里的川藏兵站部 通麦兵站官兵们,手捧着鲜花和哈达,向英雄们致敬。1968年,中央军委授予李显文等十名官兵“川藏运输线上十英雄”荣誉称号,号召全军指战员向他们学习,并筑碑铭记。 查看详情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杨飞认为,对先烈的缅怀、向英雄的致敬,既是一场精神的洗礼,也是奔向未来的召唤。清明祭英烈,既见证了近14亿中华儿女的根脉情深,也让英烈精神在中华儿女中代代传承。 查看详情
清明节,中国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民间还有荡秋千、插柳、射柳、蹴鞠等一系列好玩的习俗,恰好切合了人们在春天放松身心的需要。 查看详情
题:缅英烈、忆先贤、共传承——清明文化活动进行时 4月4日,在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苏洵墓前,苏学专家、苏氏宗亲及社会各界群众代表在这里纪念苏洵。 查看详情
“当年,他们为我们牺牲;今天,请为他们做一件事”,近日,退役军人事务部开启“传承·2019清明祭英烈”活动,人民日报新媒体共同发起#寻找英雄#媒体行动,向全社会征集24位英烈的亲人信息助力英雄回家。祭忠魂、存浩气,擦亮的是初心和使命,照亮的是逐梦前行的路。 查看详情

清明祭英烈,就是要缅怀敬重,悼念英雄,弘扬英烈事迹和精神。清明祭英烈,就是要慎终追远,铭记伟绩,感悟奋斗的意义,激扬前行的动力。清明祭英烈,就是要传承传统,让艰苦朴素、勤劳奋斗的优良作风代代相传。 查看详情

我们还无法确知。或扫描识别文末二维码参与活动。在H5中留下英烈亲属线索,或邀请更多人,一起成为“寻找英雄”志愿者。愿烈士精神永存! 查看详情

从烈士陵园到网上纪念馆,人们以不同形式追思英烈,这其中也包括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英勇牺牲的中国维和英雄。自1990年参加联合国主导的维和行动以来,中国已派出3万多人次参与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共有22人在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时牺牲(关于身份认定及牺牲人数统计,我国几个相关机构以及联合国方面略有差异)。 查看详情
4月1日清晨,伴随着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阳光,北京市委党校的学员们,列队来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塔前接受灵魂的洗礼。爱国、忠诚、牺牲、奉献……英烈们或者危难之处显身手的担当,或者数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坚守,汇涓滴之力成就了国家建设发展的浩瀚江海。 查看详情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英雄情怀”引领下,铭记英雄、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正成为社会的风尚。”今年,我们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让我们在缅怀英雄的同时,挺起时代脊梁,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追梦奋斗大潮,创造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的伟业。 查看详情
今年3月26日,退役军人事务部联合央视新闻以及多家媒体共同发起了“寻找英雄”大型媒体行动,通过在这些遗骸遗物中发现的24枚可以辨识的印章,帮英雄寻亲,送英雄回家。 查看详情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值此清明节即将来临之际,追忆这些“中华民族的脊梁”。 查看详情
我们宁静安稳的今天 正是无数烈士用热血和生命点亮的明天 在2019网上祭英烈活动中 广大网友纷纷留言“祭奠英烈,我们从未忘记” 查看详情
4月1日,中韩双方在韩国仁川举行第六批在韩中国志愿军烈士遗骸及遗物装殓仪式。韩方于2018年在韩国境内共发掘出10具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中韩双方将于明天举行遗骸交接仪式。 查看详情
根据中韩双方就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达成的共识,第六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将于4月3日回归祖国,4月4号将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安葬仪式。如果您看到这些名字有什么线索,可以通过退役军人事务部的官网、中华英烈网相关专题以及央视新闻客户端的相关页面进行留言。 查看详情

2013年,中韩双方本着友好协商、务实合作的精神,达成了将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还中国的协议。从2014年到2018年,已连续五年成功交接589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 查看详情
中韩双方遵循人道主义原则,本着友好协商、务实合作的精神,从2014年至2018年已连续五年成功交接589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根据安排,今天(4月1日)上午,这批志愿军烈士遗骸的装殓仪式,在韩国仁川举行。 查看详情
清明节将至,昨天是扬州革命烈士陵园清明集中祭扫第一天,从早上7点开始,一直延续到下午4点多,共有5000多名各界人士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祭扫英烈。 查看详情

其他遗物:残缺皮带1段、勺子1个、纽扣6个、帽徽(未确定)1个、子弹6个、鞋底两只 烈士信息线索:郑东春,男,吉林省龙井市人,1929年5月出生,1950年牺牲,生前部队不详。对应序号及批次:076棺椁,是2014年第一批迁回的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 查看详情

近日,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通过对一至五批归国在韩志愿军烈士上千件遗物的整理,发现了数十枚印章,其中24枚印章上的文字图案清晰可辨,因此既使烈士的英名为人所知,也为有关部门寻找烈士的亲人提供了线索。 查看详情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对英烈最深切的思念,是对其精神的追随和传承。这次活动的意义和作用正在于此。这里,我们不妨沿着活动的脉络去探寻它带来的思想启迪和实践价值。 查看详情

近日,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10家单位联合下发《关于在清明节期间开展“传承·2019清明祭英烈”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部署开展以缅怀英烈、传承英烈精神为重点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