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完成中国首次西北印度洋深潜调查

作者:赵磊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7-03-02 18:35:49
 
 

“蛟龙号”完成中国首次西北印度洋深潜调查

“蛟龙号”完成中国首次西北印度洋深潜调查

中国日报3月2日北京电(记者 赵磊)记者今天从国家海洋局了解到,当地时间28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搭载了唐嘉陵、赵晟娅、杨一帆三名潜航员在西北印度洋卡尔斯伯格脊卧蚕2号热液区开展中国大洋38航次首次下潜(总第123潜次)。这次任务在水下持续了9小时48分钟,最大下潜深度达3117米。

本次下潜对潜水器的航行控制、均衡调节、水声通信与定位、取样作业等功能进行了系统的全面测试,完成了潜水器技术状态确认,并开展了实习潜航员主驾驶实艇训练。潜水器按计划开展抵近勘查和取样作业,共获取硫化物样品4块,共计4.2kg;玄武岩1块,重18.7 kg;短柱状沉积物插管3管,其中热液沉积物1管;近底海水16L。

本次下潜进行了环境参数测量并布放了微生物富集装置,开展了测深侧扫微地形测量,观察到枕状玄武岩和灰白色有孔虫砂,初步估计了卧蚕2号热液区范围直径约100米,烟囱体的高度达10米左右。

本次下潜验证了大洋28航次在该区域的调查结果,是中国第一次对西北印度洋开展深潜调查,对了解该区域的硫化物规模和成矿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在接下来的潜次中还将进一步评估该区域的资源潜力、提高相关科学研究的认识水平。本潜次各岗位配合流畅,蛟龙号下潜作业全过程技术状态稳定,圆满完成了既定作业任务。航次首潜成功得益于充分细致的备航工作、潜水器全流程港池演练、蛟龙号安全制度体系的充分宣贯与严格落实等准备工作,体现了航次组织实施各部门对航次工作的高度重视,标志着蛟龙号技术支撑保障水平大幅提高,业务化运行技术条件日趋成熟。

(编辑:徐子茗 刁云娇)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