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万人民币拍2.3万 揭新中国成立初期货币发行史】广西钱币学会常务理事赵爱国,是一名资深钱币收藏家,仅收藏的第一套人民币就有数百张。2月17日,赵爱国人民币拍卖专场在网上举办,其中一枚面值5万元的“新华门”和一枚同等面值的“收割机”,尽管品相较差有明显修补痕迹,但依然分别拍出了2.3万元与3.2万元的高价。据了解,这两枚5万元纸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行过面值最大的人民币,由于存世量少特别珍贵。第一套人民币为何面值这么大?同等面值又为何要发行两种不同版本?近日,记者专程采访到赵爱国,为读者揭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货币发行史。
网上拍卖
两枚分别拍出
2.3万和3.2万
赵爱国先生从事钱币收藏研究30多年,现为中国钱币学会会员、中国钱币学会专家库成员、广西钱币学会常务理事等。
自1980年以来,赵爱国一直致力于钱币、金融票证等实物史料的收藏、研究,在国内钱币收藏界知名度很高。2月17日19:30分,赵爱国人民币拍卖专场在网上准时举办,国内众多钱币收藏爱好者通过网络参与竞拍。
其中,一枚面值5万元的“新华门”和一枚同样面值的“收割机”,分别拍出2.3万元和3.2万元高价。据赵爱国介绍,这两枚藏品由于品相不好,有明显修补痕迹,否则拍出的价格肯定更高。“这两种版本的纸币,如果品相在9成新以上,起码分别价值6万元和10万元以上。
赵爱国拿出两张品相较新的”新华门”和“收割机”告诉记者,此次拍卖的是另外两张品相较差的藏品,至于这两张品相好的,舍不得卖,留着自己收藏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