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7日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预计到2030年,65岁以上人口将达到10亿人。话说“暮年不言老,最美夕阳红”,老龄化的加速需要国家做好老年人的安置工作,让老人安享晚年。在老人保障越来越完善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懂得了怎样享受生活,活得丰富、活得精彩! 查看详情

重阳节对于国人的意义重大,那么,对于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来说,他们是怎么理解重阳节的呢?在本期《中国那些事儿》栏目中,我们采访到中国工合国际委员会主席柯马凯先生以及他的百岁母亲伊莎白女士,一起来听听重阳节里他们的心声。 查看详情
民间在这一天素有赏菊饮菊、登高吃糕、佩戴茱萸等习俗。”北京民俗学会会长高巍说,古人选择在此时设定一个节日,其实是为了提醒我们每一个人,关爱家人,注意身体健康。高巍介绍称,重阳糕有“步步登高”的寓意,意指人们在万物萧条的秋天,要保持步步登高的精神,活出春天的朝气。 查看详情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今年也是法定“老年节”的第六年。很多人虽然年迈了,但仍然坚守在工作第一线,他们热爱自己的职业,更热爱生活。 查看详情
当传统佳节遇上“扶贫日”,陆军第77集团军某旅官兵的选择是:推开精准帮扶村民家的门、走近驻地孤寡老人身边,用一块“产业扶贫基地”的牌子,助力贫困村发展进入新轨道。 查看详情
佳节又重阳,自1989年重阳节被定为老人节以来,社会上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氛围日益浓厚。值得关注的是,有超过57%的网友认为在营造爱老敬老社会氛围时,应该增强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查看详情
绵延至今,重阳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也形成了很多有趣的习俗。它在唐朝被定为正式节日,到了魏晋时期,重阳节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 查看详情
在岭南地区,与重阳有关的民俗绵延上千年,广州人至今保持着重阳登山、祭祖祈福等风俗。广州开放了白云山、越秀山公园、广州塔、莲花山、帽峰山等17个登高点,市、区等文化部门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免费电影、书画展览、国学讲座等活动,不少社区也组织了敬老爱老的社区慰问活动。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