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专题 > 2017 > 中国制造2025 > 要闻

工信部:《中国制造2025》实施两年来初显成效

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工信部部长苗圩就《中国制造2025》实施两年来的情况进行了介绍。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全行业累计树立了251家品牌培育示范企业,首批参与产业集群区域的品牌建设试点有22家。

《中国制造2025》“1+X”规划体系发布 智能制造迎来全面提速

近日,“中国制造2025”迎来重大利好消息,为细化落实《中国制造2025》,由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主导编制的“1+X”规划体系,目前已经正式发布实施。目前,公司在已拥有的智能制造核心技术基础上,通过深度挖掘工业制造业企业客户需求,构建了完整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成都获批西部首批“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

”  在试点示范建设上,成都的重点是“工业强基”行动、智能制造引领行动、质量品牌建设行动、企业能力提升行动、产业融合发展行动这五大行动,力争2017年末成都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6。据悉,试点示范从2017年到2019年分三年推进,每年度在创新能力、质量效益、两化融合、绿色发展四个方面都有具体细化目标。

《中国制造2025》顶层设计基本完成 全面转入实施阶段

近日,工信部等3部门联合印发《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至此,《中国制造2025》的“1+X”规划体系全部发布。这标志着《中国制造2025》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全面转入实施阶段。

《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发布 为“中国制造”蓄力

教育部今天上午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由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王继平介绍,到2020年,制造业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年以上,制造业从业人员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将从目前的13.4%提升到22%,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8%左右,研发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达到6%以上。

中国制造全球首款载客无人机7月将在迪拜投入运营(组图)

2月13日,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迪拜交通局局长马塔·塔伊尔(前排左四)与中国亿航公司团队在“亿航184”载客无人机前合影。阿联酋迪拜交通局13日宣布,今年7月迪拜将成为全球第一个允许载客无人机运营的城市,而采用的机型是中国研制的“亿航184”。

总理部署《中国制造2025》 20多部委通力落实

在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一年多后,20多个国务院部委通力配合,为细化落实这一“建设制造强国的行动纲领”编制出一套细致的“框架图”。在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一年多后,20多个国务院部委通力配合,为细化落实这一“建设制造强国的行动纲领”编制出一套细致的“框架图”。

立企之本 强企之源 北汽集团以质量引领中国制造

北汽集团旗下的产品,不论是合资产品还是自主品牌产品,都得到市场、国内外合作伙伴、权威研究机构,以及社会的广泛认可。 作为北汽集团自主品牌“双品牌”体系中的另一重要板块,昌河汽车贯彻“品质第一、卓越经营”的质量理念,坚持质量之“道”。

专家:中国制造由大变强仍需苦炼“内功”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中国青年报对200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1.5%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制造和10年前相比进步非常大。根据调查,61.5%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制造和10年前相比进步非常大,32.3%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制造进步一般,5.3%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制造进步不太大,仅0.8%的受访者认为没有进步。

【网络媒体走转改】中国制造打破白内障治疗市场外企垄断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白内障患者群,约有6000万人,占全球总数的1/3。目前中国每年进行约230例白内障手术,其中约30%还在使用国外早已淘汰德硬式人工晶体,软式人工晶体几乎全部为进口产品。

“中国制造”闪耀秘鲁矿区

在秘鲁伊卡省马尔科纳的首钢秘铁矿区码头,一艘货轮在装载铁矿粉。秘鲁太平洋大学经济学家冈萨雷斯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首钢这些举措,很多堪称“创举”,有助于企业与当地实现“心相通”“民相亲”。

让文化为“中国制造”护航

日前,工信部与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此后不久,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与华中师范大学在武汉联合成立了中国工业文化研究中心,让“工业文化”这个多少令人感到陌生的词语跃入大众的视野。

习近平:强化“中国制造”与“瑞士工业4.0”对接

当地时间1月16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伯尔尼同瑞士联邦主席洛伊特哈德举行会谈并共同会见记者。习近平指出“两国将推动建立中瑞高水平创新平台”,加强“中国制造2025”与“瑞士工业4.0”的对接。

海外感知中国制造“含金量”提升

与此同时,制造通信、电子和机械设备等种类商品的中国企业在捷克等欧洲国家的市场份额不断上升。斐济警察部门负责人基利霍近期访华后对中国产无人机表现出浓厚兴趣,希望能引进中国无人机帮助斐济警方监控大麻非法种植等。

圆珠笔芯实现国产化:工匠精神引领中国制造“以质取胜”

中国拥有3000多家制笔企业、年产圆珠笔近400亿支,堪称圆珠笔第一大国。除了科技水平的提升与行业经验的积累外,圆珠笔“中国之冠”的成功问世,还离不开科研人员始终秉持的“工匠精神”。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