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11月28日电 记者从水利部获悉,自2000年启动水量统一调度以来,黑河东居延海已实现连续21年不干涸。21年来,水利部门坚持科学调度、精准施策,及时批复年度水量调度方案,指导黄河水利委员会黑河流域管理局做好各时段集中调水,即使在当下严冬时节,东居延海水面面积仍然保持在40平方公里,有力保障了流域生态安全、供水安全。
黑河流域属资源性缺水流域,水资源分布时空不均,东居延海属黑河下游尾闾湖,水源主要为来自祁连山的降水融雪经黑河补给。面对本年度"前枯后丰、丰枯急转"的来水特点,黑河流域管理局密切关注水雨情,滚动分析流域用配水情况,不断加强实时调度,实施4次"全线闭口、集中下泄"措施105天。根据水情变化实时调控黄藏寺水利枢纽出库流量,控制莺落峡断面日均流量300立方米每秒左右,确保河道行洪安全的同时,提高水流演进速度,减少输水损失,仅用8天就输水至东居延海,实现向东居延海输水3200万立方米。
通过26年的持续实践和精准调度,有效保障了黑河流域生态安全。本年度黑河莺落峡水文断面生态流量下泄达标率100%,下游狼心山东、西河均实现三次全线过流,累计灌溉额济纳天然林草地48万亩;累计向东居延海输水8400万立方米,东居延海水面面积维持在37至43平方公里,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西居延海时隔5年再度进水,水域面积达4.72平方公里,西居延海再现生机。
经过精准调控黄藏寺水利枢纽及梯级电站按需下泄、平稳泄流,极大提高了输水效率,有力保障了中下游农业生产和绿洲生态的用水需求,推动了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游张掖地区通过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深化水价水权改革,实现农业产业升级与生态改善融合发展,已基本形成玉米种子、绿色蔬菜、肉牛奶牛、优质饲草、羊和特色种植业"6个百万"产业规模,全市农业总产值达178.69亿元,较2020年增加28.3%。下游额济纳旗成功举办"国际金秋胡杨生态旅游节",年内接待国内外游客近42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近20亿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