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县:多措并举力促晚播小麦冬前转壮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28 10:44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11-28 10:4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当前正值冬季田间管理关键时期,针对今年小麦播种期偏晚的实际情况,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立足生产需求,通过精准施策与科学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全力推进小麦苗情转化升级工作,为明年夏粮丰产丰收筑牢坚实基础。

在3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方,种粮大户周新章正在检查滴灌带的运行情况。他今年种植的800亩小麦,虽然播种比往年晚了十几天,但通过冬前这场及时的灌溉,麦种已经萌动发芽,这让他对明年的收成充满了信心。周新章说:“我们昼夜不停地浇,浇到底墒与口墒(表层湿度)接住就行了,马上进入大雪(节气)了,冬天就不用冬灌了,这一次浇水的目的是提前出苗,保证明年有一个好的收成。”

为最大限度减少小麦晚播带来的不利影响,浚县农业农村局组建了11个农业技术指导组,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工作。针对不同地块实际情况,指导组制定分类管理方案,引导农户切实落实落细“种后即管、管早管好”措施。通过因苗施策、科学运筹肥水,同步加强病虫害监测与防控,确保各项技术措施全面落地到位,全力促进晚播小麦苗情转化升级。

浚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陈新民说:“现在最主要的就是促进小麦早分蘖,多分蘖。有条件的进行中耕划锄,提高地温,第二就是喷施芸苔素内酯等一些叶面肥来促进小麦多生根,多分蘖,第三方面现在正是防治小麦茎基腐病,纹枯病和根腐病各种土传病害的一个最佳时期,让群众及早进行化控防治,让小麦在冬前由弱转壮,为明年的小麦丰收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