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贵添动脉!盘兴高铁开启“快行乐享”新时代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28 10:17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11-28 10:17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11 月 28 日,盘兴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这不仅为贵州 “市市通高铁”画上圆满句号,更以速度为笔、便利为墨、精细为韵,勾勒出中国高铁发展的新图景。这条串联盘州与兴义的钢铁动脉,如“长龙驰峻岭”,让“说走就走的旅行” 成为现实,更印证着中国高铁从“追速度”到“优体验”的高质量转型,恰是“风正扬帆正当时”的生动写照。​

盘兴高铁的开通,将便利出行刻进每一段旅程。昔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余韵,曾让乌蒙山区的美景藏于深闺,旅客们虽心向往之,却常因交通阻隔而“望峰息心”。如今高铁飞驰,“朝发夕返”不再是奢望,游客可当日往返饱览乌蒙大草原的辽阔与万峰林的奇绝,“高铁 - 城市 - 景区” 一体化出行无缝衔接,让“坐高铁游贵州”的梦想照进现实。“出村门上车门,抵景区”的城乡畅通,让旅途少了奔波之苦,多了悠然之乐,真正让出行成为一种享受。

时空压缩的效益,在高铁飞驰中持续释放。盘兴高铁以 250 公里的设计时速,将盘州至兴义的行程缩短至约 40 分钟,贵阳至兴义实现 2 小时直达,彻底打破了区域交通壁垒,恰似“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让盘南片区的工业产品、特色农产品搭上“快车道”,民主镇的茶叶带着晨露清香,保田镇的小龙虾裹着水乡鲜气,借高铁之力更快走向全国市场。“同城效应”之下,人员流动如 “川流不息”,产业协作似“珠联璧合”,区域发展的动能在时速里不断积蓄,为黔贵大地注入蓬勃生机。​

盘兴高铁的实践,正是中国高铁精细化发展趋势的生动注脚。如今的高铁发展,早已超越单纯的速度提升,“静音车厢”护人清净,“动卧列车”解人劳顿,尽显“以人为本”的温度。而盘兴高铁在喀斯特地貌的复杂地质条件下精准修建,如“匠心琢璞玉”般攻克难关;在站点布局上兼顾城乡均衡,让偏远乡镇也能共享发展红利,彰显“普惠共享”的初心;在服务设计上追求极致体验,从购票便捷到候车舒适,从餐饮供给到便民设施,无不细致入微。这恰是“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实践,中国高铁正以更细致的规划、更精准的服务,回应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条高铁,连接的是城乡热土,承载的是民生期盼,引领的是发展方向。盘兴高铁的开通,让乌蒙山区的山门向世界敞开,正如“开门纳客,海纳百川”,既让绿水青山变为 “金山银山”,也让区域协作焕发新活力。我们更从中看到中国高铁未来的无限可能—当速度与温度并存、便利与精细共生,这条钢铁巨龙终将成为串联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保护的坚实纽带,在广袤大地上书写更多“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新篇章,续写“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时代答卷。(文/雷灵娟、孔维丽娅)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