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十四五”答卷:GDP年均增长5.4% 培育7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长沙“十四五”答卷:GDP年均增长5.4% 培育7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27 19:20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1月27日长沙讯 11月27日,湖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湖南“十四五”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长沙市专场。记者从会上获悉,2021至2024年间,长沙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4%,规模工业增加值、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主要指标增速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整体跃升。

五年来,长沙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十四五”期间,长沙的市场活力显著增强,市场主体总量突破200万户,较“十三五”末实现翻番。园区实力显著增强,培育形成三千亿级园区2家,新增千亿级园区2家。县域经济与城区经济协同发展,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市在全国百强县排名中稳步提升,主城六区全部进入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推动长沙迈入特大城市行列。

产业升级步伐加快,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长沙加速构建“4433”现代化产业体系,智能网联、先进计算等新兴产业快速崛起,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未来产业布局提速。目前累计培育7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拥有3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作为全球第2个拥有5家以上世界工程机械50强企业的城市,全国唯一实现核心芯片全类型国产自主设计的城市,长沙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5位。产业结构加快转型,数字经济总量突破500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超9000亿元、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1.7 %。

创新能级显著提升。“一城一区三基地”集聚区加速打造,“1+2”国家实验室体系加速成型,省“四大实验室”实体化运行。自启动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以来,长沙新增研发机构1796家,总数达3823家,突破关键技术400余项,其中60余项为全球领跑或自主可控。全市研发投入强度增至3.35%,人才总量突破315万,创新能力跃居全国第9位。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全市完成852项重点改革任务,湘江新区、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丰硕,“高效办成一件事”经验全国推广,连续四年长沙在全国“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中位居前列。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黄花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3000万人次,中欧班列(长沙)开行量稳居全国第一方阵,中非经贸博览会等国际盛会成功举办,长沙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城乡功能品质全面提升。长沙定位升级为“长江中游地区中心城市”。基础设施迎来质的飞跃,黄花机场迈入“三跑道、三航站时代”,高铁迎来“双核驱动时代”,“六区一县”实现地铁覆盖。乡村振兴全面推进,集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长株潭一体化深入推进,南部融城重点项目启动建设,长株潭成为中部首个国家级都市圈。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长沙的空气优良率从“十三五”末的84.4%提升至90.2%,“一江六河”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连续保持100%。浏阳河入选全国首批幸福河湖优秀案例,森林覆盖率达55%,居全国省会城市前三。全市新能源公交车达100%,获评全国绿色出行城市、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

长沙坚持促进“两个融合”,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两区一廊”文化科技融合空间发展格局加快构建,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等4个基地获评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潮宗街等历史街巷重焕生机,长沙入选“全球100目的地”,稳居假日旅游“全国十大热门城市”。

民生福祉大幅提升。长沙坚持将75%以上市级财力用于民生,累计新增城镇就业78.27万人,新增基础教育学位36.51万个,社会保障和医疗服务体系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53,为全国省会最优,连续17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低成本创业、高品质生活”成为城市鲜明标识。

(中国日报湖南记者站 编辑:朱友芳 实习生:陈益双)

【责任编辑:程慧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