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大油气田连续六年稳产六千万吨

11月26日,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年产油气当量突破6000万吨。这是继2020年长庆油田建成我国首个6000万吨级特大型油气田后,继续保持稳产上产的第6个年头。

我国最大油气田连续六年稳产六千万吨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27 18:47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11月27日电(记者 郑欣)11月26日,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年产油气当量突破6000万吨。这是继2020年长庆油田建成我国首个6000万吨级特大型油气田后,继续保持稳产上产的第6个年头。

长庆油田勘探开发区域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横跨陕、甘、宁、内蒙古四省区。该区域油气藏为国际上典型的低压、低渗、低丰度“三低”类型,经济有效开发属于世界性难题。长庆油田持续加大勘探开发及科技攻关力度,突破“三低”油气藏效益开发极限,先后建成国内首个300万吨页岩油生产基地、500亿立方米大气区。2024年,长庆油田年产油气当量创历史新高,占国内当年油气总产量的1/6。

今年,长庆油田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树牢“能源当量”理念,打好高效勘探、精益开发、新能源建设“三场硬仗”,构建合理储量序列、良性开发秩序和低碳产业布局;锚定“两个率先”战略目标,抓紧抓实“四大工程”,全力保障能源当量稳中有增。

长庆油田坚持资源为本,先后形成姬塬、陇东、华庆、陕北、庆城页岩油5个10亿吨级规模含油区和苏里格地区、盆地东部、煤岩气、下古生界、盆地西南部5个万亿立方米整装含气区,带动我国低渗透致密油气开发进入高峰期,近3年新增探明储量占全国新增储量的近30%。

页岩油气和煤岩气作为重要的接替资源,战略意义凸显。近年来,长庆油田坚持创新驱动,重视基础研究,在庆城页岩油庆H41平台建成国内首个水力压裂试验场,为提高单井产量、推进页岩油效益开发探明了道路;在陕西米脂煤岩气生产现场,首次实施煤岩气“零支撑剂”压裂作业,实现了煤岩气压裂由“液砂混合”到“纯液”的重大转变;在陇东元284区块建成中国石油首个超低渗油藏转变注水开发方式示范区,采油速度提高4倍,区块年产油规模由4.8万吨扩大到19.6万吨。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长庆油田布局新质生产力,积极参与“沙戈荒”“风光气储氢一体化”多能互补新能源大基地建设,已建成2780座光伏发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10亿千瓦时。此外,长庆油田助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自2022年起天然气年产量超500亿立方米,占西气东输总输气量的50%,保障京津冀、陕甘宁等50余个大中城市用气需求,为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注入绿色动能。

【责任编辑:李朋辉】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