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审观摩+法治实训”—丰州赋能基层调解新力量

“庭审观摩+法治实训”—丰州赋能基层调解新力量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1-27 14:42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11月24日,丰州法庭庄严肃穆的审判庭内,一起劳动争议案件的庭审正在有序进行。与往常不同的是,旁听席上坐着的是由丰州司法所组织的各村(社区)调解员及镇综合执法大队、劳动保障所、丰州执法中队的工作人员。

身临其境:庭审观摩的现场教学

本次活动精心选取基层实践中高频发生的劳动争议案例作为观摩样本。从书记员宣读法庭纪律,到法庭调查、举证质证,再到法庭辩论及最后陈述,整个庭审过程节奏紧凑、规范有序。旁听人员全神贯注,凝神思考。

证据如何组织提交才能在法律上被采信?法律规定在具体案件中如何被解释和适用?庭审中的交锋策略对调解工作有何启示?真实案例的每一个环节,都成为最直观、最生动的教材。

一位调解员感慨:“以前学习法律条文总觉得隔了一层,今天亲眼看到证据链如何构建、法律条款如何被实践引用,理解深刻多了,对今后调解很有帮助。”

以案释法:聚焦基层高频劳动纠纷

劳动争议纠纷因其与民生息息相关、法律关系复杂、调解难度较大,一直是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点与难点。选择劳动争议案件进行观摩,正是基于其在基层调解工作中的普遍性和典型性,通过这种‘沉浸式’体验,让调解员和一线执法人员直接感受司法裁判的逻辑与尺度,将抽象的法规转化为具象的认知。

庭审结束后,审判员还专门安排互动交流环节,就案件中涉及的法律适用难点、证据认定标准以及调解中常见的困惑进行了现场答疑。法官结合案情,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将庭审现场延伸为一堂移动的“法治公开课”。

赋能增效:推动基层法治素养与纠纷化解能力双提升

庭审观摩活动打破了传统“你讲我听”的培训模式,实现了从“理论灌输”到“实践感知”的转变。调解员通过直面真实的司法程序,深化了对劳动争议相关法律知识及依法依规调解的理解,对镇综合执法大队、劳动保障所及执法中队的执法人员来说,这也是一次深刻的依法行政教育。

观摩庭审有助于他们进一步强化证据意识、程序意识和权限意识,在日后的行政执法与服务管理中,更加注重行为的规范性、决定的合理性与执法的温度,从源头上减少行政争议的发生。

结语:办理一案,普法一片,赋能一批

“办理一案、普法一片、赋能一批”,这正是丰州司法所庭审观摩旁听的核心追求与示范效应的生动写照。将法庭变为课堂,以案例作为教案,让一线的治理力量在真实的法治场景中学习成长,有效打通了法治建设向基层延伸的“最后一公里”。

此次“庭审观摩+法治实训”,是丰州司法所联合丰州法庭深化基层法治建设、提升一线工作人员纠纷化解能力的一次创新实践与精准培训。丰州司法所将探索和丰富此类“庭审观摩+实务培训”的模式,将其拓展更多基层常见领域,持续为基层治理队伍“赋能增技”,不断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

【责任编辑:蔡东海】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
×